[經濟參考微話題]賽諾菲“行賄門”暴露制度漏洞
2013-08-12   作者:記者 李保金/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繼葛蘭素史克的商業賄賂案後,又一家跨國藥企在華陷入“行賄門”。近日,代號為“培根”的爆料人舉報世界醫藥巨頭法國賽諾菲公司,向79家醫院的503位醫生,借“研究經費”名義,支付約169萬元的費用,引起輿論強烈關注。
  賽諾菲對此&&,新藥上市後的臨床監測試驗在全球被普遍採用,給醫生支付勞動報酬屬於正常範圍。多數博友認為,賽諾菲事件暴露出我國醫藥領域的制度漏洞,應該明確界定商業賄賂的表現形式、當事人主體,為法律懲處賄賂行為厘清界線,全方位預防醫藥領域商業賄賂,同時要加大對行賄受賄查處力度。

  變相回扣花樣百齣

  賽諾菲“行賄門”到底屬於研究經費範疇還是商業賄賂“回扣”,引來爭議。多數博友認為,所謂“研究經費”實質上就是“回扣”的漂白。
  業內人士稱,醫藥界收受變相回扣的情況已是行業積弊。以賽諾菲所説的“上市後臨床監測”為例,如果參與臨床試驗的醫生根本沒有履行所謂病例觀察研究的職責,只是“填單子、報名額”,就涉嫌變相收受回扣。
  博友“xi”指出,藥品回扣分配比例大約為,醫生30%-35%,藥房人員1%-3%。藥房庫房人員、財務回款人員都有,但比例不高。院領導、藥房領導則另行計算。

  制度漏洞導致違規

  多數博友認為,賽諾菲事件暴露出我國醫藥領域的制度漏洞,比如商業賄賂定性不夠明確,藥品定價體系不夠完善。
  博友“盛世危嚴”&&,醫藥腐敗是制度漏洞,不是個人可以左右的。應該明確界定商業賄賂的表現形式、當事人主體,為法律懲處賄賂行為厘清界線,多角度、全方位預防醫藥領域商業賄賂。
  另有博友認為,藥價高昂,腐敗頻發,是中國藥品定價體系的問題。博友“天之涯海之角”就認為,藥品定價虛高是賄賂存在的根本原因。
  博友“精神科醫生思佳”則&&,導致藥價虛高、醫生收受藥品回扣氾濫成災的制度根源,是藥品集中招標、藥品加價率管制、禁止醫療機構“二次議價”等違背市場規則的政策。

  醫藥監管亟待加強

  多數博友認為,根除醫療流通領域腐敗亟待完善頂層設計,深化醫療衞生體制改革。
  博友“湯米宋米湯”&&,“醫藥分離制度是現有環境下降低醫藥腐敗風險的最好方法。”博友“華西無級磚家”認為,醫院應直接向制藥公司訂購藥品,不但降低了中間流通環節增加的價格,充分讓患者受益,還可以避免腐敗。
  博友“飛星華舞dragon”認為,醫藥應該是統一監管,統一調配,實行全國性的統購統銷,只有這樣才能堵住賄賂與腐敗。

  敬請關注經濟參考報法人微博,參與微話題討論,@經濟參考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北京成立調查組查“賽諾菲向醫院提供研究經費”事件 2013-08-11
賽諾菲回應被曝行賄500名醫生:屬於合理報酬 2013-08-09
賽諾菲稱尚不能確認在華行賄 2013-08-09
賽諾菲內部人曝行賄500醫生 2013-08-08
醫藥巨頭法國賽諾菲內部人自曝行賄500中國醫生 2013-08-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