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業內人士在此間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包頭 稀土産業論壇”上説,近年來,國外稀土資源開發步伐加快,全球稀土多元化供應格局已現雛形,但是未來中國在國際稀土市場中的主導地位難被撼動。
受國際市場稀土行情上漲、供應趨緊等因素影響,近年來,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度、巴西、泰國等國紛紛着手恢復或啟動開發稀土資源。
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忠介紹説,目前,生産的外國稀土礦有美國的芒廷帕斯礦、澳大利亞的韋爾德礦、俄羅斯的科拉半島礦等,這些礦的年産能從數千噸到2.5萬噸不等,但是目前都沒實現滿負荷生産。另外,越南、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哈薩克斯坦、南非等國也在建設一批稀土資源開發項目,這些項目投産、達産仍需時日。
中國稀土協會副秘書長張安文説,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外企業建成、在建的稀土産能接近7萬噸,國際稀土供應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
張安文等人認為,過去20多年裏全球稀土供應嚴重依賴中國,導致中國稀土資源消耗過快,非法開採、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突出。供應格局改變,一方面將有利於中國稀土礦山服務年限的延長,有利於中國稀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另一方面,中國稀土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將增加。
張忠等企業負責人説,目前國外實施的稀土開發項目,主要生産輕稀土産品,因此今後輕稀土産品的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但是中國仍將在中重稀土産品生産供應上佔據主導地位。
此外,外國稀土開發、冶煉分離項目投産後,將會壓低國際市場的輕稀土産品行情。考慮到外國輕稀土産品與中國輕稀土産品相比缺乏成本優勢,部分外國稀土開發、冶煉分離項目將面臨經營壓力,甚至陷入虧損境地,中國産品的市場優勢仍然很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