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黑白名單”治理産能過剩
第二批符合鋼鐵規範企業名單11月出爐
2013-08-06   作者:記者 楊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不合規企業或面臨差別電價、信貸收緊、行政問責

  鋼鐵行業整頓和治理産能過剩的相關政策正在“加碼”。《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工信部權威人士處獲悉,目前工信部正在對報送的第二批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企業進行審核,預計11月底前完成,屆時將有更多鋼廠納入考核“黑白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工信部將對部分企業採取現場檢查等方式,審查力度繼續加大,一旦企業進入“黑名單”,後期將會面臨差別電價、銀行信貸收緊、行政問責等。 
  “今年45家,佔現有産能41.4%,包括寶鋼、首鋼、沙鋼等鋼業。我們計劃明年還要組織一批企業進行審核,爭取把80%現有産能納入規範管理範疇。”上述人士在日前召開的一次內部會議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他進一步&&,對於符合規範(白名單)的企業,工信部將會同質檢總局、環保部、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給予支持,特別是在跨地區跨所有制企業及區域內的兼併重組、企業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政策鼓勵,以優化産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對於不符合規範(黑名單)的企業,將採用差別電價、信貸收緊等經濟手段,節能環保等法律約束,以及行政問責等措施,逐步壓縮其生存空間,逼迫企業退出鋼鐵行業。
  實際上,今年以來多部門醞釀和&&多項措施治理産能過剩,“首當其衝”的是飽受煎熬的鋼鐵行業。中鋼協統計顯示,2012年底國內鋼鐵實際綜合産能約9.76億噸,按統計粗鋼産量7.31億噸,産能利用率74.9%。一位業內人士則向記者估算,綜合未納入統計的,國內鋼鐵産能實際已超過10億噸。令人更為擔憂的是,今年年底還將有2000多萬噸的粗鋼産能投産。
  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全行業實現粗鋼産量3.9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7.4%;粗鋼日産高達215.4萬噸,據此測算全年粗鋼産量將達到7.86億噸。在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下,“高産”不僅推高原材料成本,同時帶來鋼鐵行業惡性競爭,鋼材價格持續下滑,行業虧損面日益擴大。今年上半年納入鋼協統計的大中型鋼鐵企業中,累計虧損企業35家,虧損面高達40.7%,虧損排名前10家企業累計虧損91.25億元。上半年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13%,遠遠低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5.4%這一水平。 
  “今年國家的決心很大,而且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很多重工業行業都面臨惡性競爭、普遍虧損的困局,已經形成一個倒逼機制,産能過剩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鋼鐵企業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
  記者了解到,多個部委下半年都將“加碼”政策治理産能過剩。國家發改委發文稱,今年下半年將在堅決遏制産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同時,按照“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以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為重點,&&化解産能過剩的政策措施。此外,環保部牽頭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將在8月正式&&,其中“控制排放”成為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措施,下一步鋼鐵、水泥、平板玻璃、氧化鋁等兩高一資産業排放標準和監控將更加嚴格。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在4月2日公布首批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的45家企業名單後,7月25日公布了包括鋼鐵在內的19個行業淘汰落後産能企業的名單。據工信部人士透露,目前工信部與發改委正在共同研究制定“化解産能過剩矛盾總體方案”,力圖通過促進企業兼併重組,整合壓縮一批過剩産能;鼓勵地方提高標準,落實産能等量減量置換制度,淘汰一批落後産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發改委:下半年將&&五方面化解産能過剩政策措施 2013-08-03
化解産能過剩要建立長效機制 2013-08-02
化解産能過剩總體方案將&& 鋼鐵等5行業是重點 2013-07-30
解決産能過剩勢在必行 2013-07-28
中國鋼鐵産能過剩問題今年不會緩解 2013-05-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