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有所上升,各個分類指數幾乎都有所改善;但是由滙豐控股編制的私營部門指數卻進一步走軟。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諸海濱稱,官方PMI數據的回升令人意外,但是該機構雖然並未發現有顯着惡化,但也沒有看到顯著好轉。
7月份官方製造業PMI為50.3,高於6月份的50.1,而且也高於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的49.8。
但是滙豐的7月份PMI觸及11個月低點47.7,6月份為48.2,而且與上個月月末公布的7月份預覽指數一致。
野村經濟學家張智威在致客戶的報告中&&,兩個指數表現出的分歧反映了中國增長前景面臨高度不確定性,但不清楚其成因。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與國家統計局周四聯合發布的7月份官方PMI中,新訂單、生産和從業人員分項指數均有所上升。
其中購進價格指數升幅最大,比上月上升5.5個百分點,至50.1,表明需求有所增強。升幅居其次的是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比上月上升2.3個百分點,至56.4。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在隨後發布的聲明中稱,7月份官方PMI小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的信心增強。
官方PMI數據給中國股市帶來溫和提振。上證綜合指數後市漲1.1%,香港恒生指數漲0.7%。
經濟研究公司CEBM進行的另一項調查則顯示銷售預期為負面。針對近400家製造和服務企業的調查顯示,7月份銷售預期為-16.5%,雖略高於6月份的-19.6%,但仍處於區分正面和負面預期的分水嶺零之下。銷售預期上升主要受家用電器銷量預期增強提振,而家電銷量預期增強可能得益於今年以來居民購房增多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