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消費規模將達2萬億元,拉動GDP0.7個百分點
記者最新獲悉,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發展信息消費産業後,兩周來工信部等部門綜合前期的調研和討論,確定了信息消費産業發展的三條主線。與此同時,財政、金融等監管部門也在積極醞釀配套政策,支持信息消費産業發展,提升內需動力。
7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産業、促進信息消費、拉動國內有效需求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作出研究部署。根據政策目標,“十二五”後三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年均增長20%以上。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半個月來,國務院主要負責人連續三次對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強調,一定要認識到信息消費對擴大內需和提升經濟的作用,要為信息消費産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工信部的研究報告稱,信息消費是一種直接或間接以信息産品和信息服務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涵蓋生産消費、生活消費、管理消費等領域,覆蓋信息服務,如語音通信、互聯網數據及接入服務、信息內容和應用服務、軟體等多種服務形態;覆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多種信息産品;還包括基於信息&&的電子商務、雲服務等間接拉動消費的新型信息服務模式。
研究報告&&,信息消費已經成為近年來最活躍的消費熱點,預計2015年我國最終信息消費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信息消費預計將拉動國內生産總值0.7個百分點,帶動行業新增産出超過1萬億元。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説,“國家將努力將信息消費培育成繼房地産、汽車之後的又一新的消費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相關文件將會盡快&&。”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國務院對信息消費産業的發展的原則是,“市場導向、改革推進、需求引導、有序安全”。
“我國信息消費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信息消費市場不規範,數字內容産業發展滯後等方面。”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刁石京告訴記者。數據顯示,日本寬帶普及率已達80%,而我國僅有11.7%。我國寬帶平均速度僅0.81M/秒,不僅遠低於美國的5M/秒,而且低於全球平均的1.84M/秒。
據透露,國家目前已確定信息消費産業發展的三大方向: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公共信息服務&&,豐富信息産品。
關於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就是要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推進光纖入戶,大幅度提高網速。提升3G網絡覆蓋面和服務質量,推動年內發放4G牌照。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年內向全國推廣。
建立公共信息服務&&,即要加快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推進教育、醫療優質資源共享,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就業信息全國聯網。推進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在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建設。
豐富信息産品和信息消費內容方面,則是要鼓勵智能終端産品研發,通過創新供給引導消費。拓展新興服務業態,開展物聯網重大應用示範,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當前我國的信息消費規模與水平仍處於起步階段。據世界銀行統計,我國人均信息和通訊技術支出遠低於發達國家。2007年美國、日本人均信息和通訊技術支出分別為3417.38美元、2455.47美元,我國僅為192.69美元。
據有關部門透露,下一階段,國家將着力改善信息消費企業融資環境,對移動互聯網、IPTV、手機電視、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等小微企業予以優先信貸支持。適當放寬創業板對信息消費小企業的准入標準,穩步擴大信息消費企業中期票據和中小企業私募債發行。鼓勵融資性擔保公司幫助信息消費小微企業增信融資,降低企業融資擔保成本。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
有關方面預期,將來對信息消費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落實信息消費中的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對信息消費高新技術企業按相對較低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信息消費生産性建設用房的城市建設配套費實行一定額度的減免,對研究開發費稅前加計扣減或扣除。
中投證券等&&,未來幾年,由於國家鼓勵發展信息消費産業,網絡游戲、電子商務、通信信息、寬帶服務、光纖設備、影視傳媒、物聯網和雲計算等細分行業將有更大發展空間。其中,電子支付、物聯網、雲計算、互聯網、軟體服務等發展相對成熟,而智能寬帶、三網融合正處於萌芽階段,需要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