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裝備製造業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發展,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分佈相對集中,産業集群粗具規模。但專家指出,吉林省裝備製造業雖呈集群式發展良好態勢,但高端産業仍顯滯後,應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
裝備製造業發展呈良好態勢
吉林省裝備製造業具體行業主要包括:軌道交通裝備製造、風電裝備製造、換熱器設備製造、農機裝備製造、光電與醫療、煤炭綜採、冶金冶煉設備製造業等。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肖國東介紹,吉林省裝備製造業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吉林省裝備製造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形成了以高速動車組、城軌車輛、農機裝備製造、換熱器設備製造、煤礦採選設備製造、電力設備等為主導的産業體系。
2012年,吉林省裝備製造業在投資拉動及專用設備、軌道客車等行業快速發展帶動下,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成為全省繼汽車、石化、農産品加工後的第四大産業。産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經濟效益也在不斷提高。“十一五”期間,吉林省裝備製造業增長較快,年均增長40%。
二是産業分佈明顯集中。隨着吉林省裝備製造業全行業産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産業分佈也明顯集中。
吉林省內裝備製造業大部分骨幹企業也坐落在長春、吉林和四平三個城市,如長客股份、吉林昊宇石化、一汽鑄造企業等。肖國東説,由産業分佈明顯集中所形成的産業集聚效應也開始顯現。一批産業特色突出的裝備製造業産業園區也坐落在長春、四平。
隨着長春軌道客車新園區的建成,長春市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研發能力最強的軌道客車製造基地之一,可年産動車組1000輛,城軌車1200輛,省內為軌道客車配套的産品已達16000多種。
三是重點産品競爭力不斷增強。吉林省裝備製造業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同時也涌現出一批具有特色的競爭力強的重點産品,在國內同行業中佔據重要地位。
長客股份公司的高速動車組和新型城軌客車,市場佔有率達到70%,産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産能力和規模亞洲第一,而且世界一流的高速動車組系統集成、轉向架、車體製造技術及各種城軌車製造技術已經掌握,代表當今世界較快的時速380公里高速動車組已經研製成功並投産。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等為汽車生産提供的各種模具在國內同類行業中均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四是産業集群粗具規模。吉林省裝備製造業形成了産業集群式的發展格局,其中,長春軌道裝備産業集群、長春電子信息産業集群、四平通用機械製造産業集群已形成規模。
據了解,長春軌道客車産業實現規模發展之時,長春軌道客車裝備製造産業集群正在形成。長春的光電子信息産業集群的發展,主要依託長春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初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産業集群。
發展中仍存三大問題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傅大中告訴記者,吉林省裝備製造業雖然呈現出集群式發展良好態勢,但仍然存在産業結構不盡合理、産業鏈條不夠完整、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滯後等一系列問題。
第一,産業結構不盡合理。雖然吉林省裝備製造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隨着産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産業結構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吉林省只有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尤其是近些年來發展迅速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而其他還都沒有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
第二,産業鏈條不夠完整。傅大中説,裝備製造業是一個涉及許多相關配套行業的産業,而目前吉林省裝備製造業産業鏈條不夠完整。吉林省裝備製造業中産值在20億至50億元之間的大中型企業還處於空擋,一些為主機配套的關鍵零部件還沒有完全掌握,配套能力還有待增強,尤其是部分關鍵的核心零部件無法實現吉林省內配套,沒有形成比較完整的産業鏈條。
目前,軌道客車裝備製造業和農機裝備製造業是吉林省內的具有競爭力的産業,但是軌道客車省內配套率不超過28%,農機裝備配套率不到20%,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配套産品所佔比例很小。
第三,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滯後。吉林省裝備製造業與全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滯後。
近些年來,儘管長春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發展很快,但相對於全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份額還很低。産業鏈高端缺位,相關核心技術還沒有掌握,生産性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明顯滯後。此外,除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外,目前吉林省高端裝備製造業涉及領域也很有限,在高端裝備製造業中的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智能裝備製造業等領域,吉林省還有待培育和發展。
多措並舉推進吉林省裝備製造業發展
肖國東和傅大中等專家認為,加快推進吉林省裝備製造業發展應有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增強産業集群競爭力,另外還應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
首先,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肖國東説,吉林省裝備製造業應充分發揮現有基礎,繼續做優做強優勢産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改造提升傳統特色産業。全力做優做強軌道客車優勢産業,培育發展汽車電子、風電裝備等重點産品的升級,進一步擴大産業規模。
其次,增強産業集群競爭力。肖國東建議,吉林省應以産業鏈、價值鏈為依據,推進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彼此之間形成有效的競爭與合作關係,降低交易成本。要利用吉林省科研機構、高校研究所眾多的科研優勢,推進産學研的合作與發展,組成多維合作的技術研發創新體系,建設行業技術研發創新支撐平台,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第三,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傅大中建議,政府部門應加大財政、金融對高端裝備製造産業的支持力度,強化人才培養和知識産權戰略,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實現吉林省裝備製造業高端發展。圍繞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確定的重點發展方向,制定和完善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扶持政策。建立支持高端裝備製造産業發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支持重大技術裝備的研製和關鍵性製造技術。完善以高端裝備製造業企業為主體的産學研用的技術創新體系,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