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航空港: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2013-07-24   作者:記者 梁鵬/采寫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今年3月7日,在距《中原經濟區規劃》批復不到半年,國務院再次批復了我國第一個以航空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區域規劃——《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地處內陸中原的鄭州承擔起探索建設我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的重任。同時,這也為鄭州和中原經濟區甚至整個中西部地區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中原地區缺少一個樞紐機場

  在航空港經濟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的今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將率先破題探索以航空港經濟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模式,以及我國中西部地區全方位開放的新途徑。
  作為全國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國務院在規劃批復中明確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五大的戰略定位——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産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介紹説,建設以空港為依託的經濟區,這是世界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創造的有效經驗。國內各個省市自治區對建設以機場為依託的航空經濟區熱情非常高,現在全國已經有建設規劃的臨空經濟區51個,但由國務院批准的綜合實驗區鄭州是第一家,它的建設對全國建設綜合臨空經濟區有巨大的示範效應。我國重要的機場樞紐基本上就是北京、上海、廣州三大機場,恰恰缺少一個中原地區的樞紐機場。
  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有着良好的現實基礎。首先是區位交通優勢突出,鄭州航空港地處內陸腹地,空域條件較好,一個半小時航程內覆蓋中國2/3的主要城市和3/5的人口,具有發展航空運輸的獨特優勢。其次,有着較好的産業基礎,一批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運輸等企業加快向鄭州航空港集聚,美國聯合包裹、俄羅斯空橋、富士康等國際知名企業已進駐發展,鄭州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機生産基地,航空樞紐建設和航空關聯型産業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此外,也有着不斷完備的開放條件。國家在中部地區設立的首個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等在區內集中布局,航空、鐵路、公路口岸功能不斷完善,開放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2012年實驗區進出口總額達294億元美元。
  中國民航局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民航旅客吞吐量平均增長9.2%,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15%;全國貨郵吞吐量平均增長3.3%,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增長47%。鄭州航空港區已經成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增長極。

  農業大省形成內陸開放新高地

  國務院在對規劃批復中明確提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要着力推進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着力推進産業與城市融合發展,着力推進對外開放合作和體制機制創新,探索以航空港經濟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模式。
  河南省省長謝伏瞻説:“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推進河南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他介紹説,河南是一個農業大省,糧食産量超過1100億斤,同時我們的重化工業佔比比較大,高端製造業,服務業佔比相對較小。發展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就是要利用河南地處中國中部,鄭州的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推動産業結構升級。
  以鄭州為中心、日益完善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為鄭州航空港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河南省鐵路營業里程達4822公里,以鄭州為中心“米”字形布局的高鐵網正在加快建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830公里;所有縣城均可2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陸空對接、多式聯運、內捷外暢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日趨完善,貨物集疏的物流成本和時效成本優勢明顯。
  謝伏瞻説,河南近年來在經濟總量迅速增長的同時,也同全國一樣面臨着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重大挑戰。建設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就是要通過大力發展與航空運輸緊密相關的産業,包括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飛機維修、航材製造等等産業的發展來吸引高端的研發、總部經濟、倉儲、物流、金融、會展等等現代化服務業在鄭州航空港經濟區集中布局,形成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一個重要集聚區,帶動産業轉型升級,促進發展方式轉變。
  同時,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彌補河南不沿邊、不沿海的區位短板,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高水平地承接國內産業轉移,加速融入全球産業鏈和産業分工體系,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我們實驗區集聚,形成中原經濟區和內陸地區的開放新高地。

  鄭州空港:“將從一個蘋果變成一個大果園”

  按照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將力爭經過10多年的努力,到2025年,形成彰顯競爭優勢、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實驗區,成為大樞紐,擁有大産業,建成大都市。
  大樞紐——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地位顯著提升,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300萬噸左右,躋身全國前列。
  大産業——形成創新驅動、高端引領、國際合作的産業發展格局,與航空關聯的高端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0億元。
  大都市——建成現代化航空都市,營商環境與國際全面接軌,進出口額達到2000億美元,成為引領中原經濟區發展、服務全國、連通世界的開放高地。
  記者了解到,為支持鄭州航空港區建設,國家給予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優先開放鄭州的第五航權,適當的時候開放第七航權;進駐實驗區的金融機構,可以適時探索開展綜合經營試點;支持在實驗區開展離岸結算業務;支持實驗區設立服務外包的産業園區,享受服務外包有關的優惠政策等。
  2012年鄭州航空港地區的企業生産手機近7000萬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生産基地。河南省還計劃將鄭州航空港打造成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産基地。今年一季度,鄭州航空港區進出口總額增長20.9%,佔河南省進出口的56.3%,對全省外貿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91.2%,拉動全省進出口總額位居中部六省第一。
  在今年5月份召開的第八屆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上,不少客商就是衝着航空港前來。世界華商聯合會主席烏巴特爾在開幕前夕就表達了要在此建設低空航空産業園的意願;富士康科技集團幕僚長陳輝龍説:“富士康目前在鄭州從事智能手機的加工製造,將來我們可能要把産品設計和其他配套程序包括整個供應鏈廠商全部陸續帶到這塊土地上來。航空港就是一個最好的實驗戰場。”
  “富士康只是航空大鄭州的開始。”《航空大都市——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一書的作者、美國北卡來羅納大學教授卡薩達説。在他看來,河南的開放姿態和能力會逐步提升。隨着綜合保稅區、航線拓展,跨國企業進駐,鄭州空港“將從一個蘋果變成一個大果園”。
  中國移動通訊集團公司董事長奚國華説,信息流建設對於鄭州航空港的發展同樣重要。河南提出打造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産基地規劃為通信行業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和平台,也將對行業布局産生重要影響。他透露,河南省即將與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三大運營商簽約,加大對河南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電子信息産業集群發展。
  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認為,“現代航空都市”的定位是非常高的戰略定位,含義是新都市,是區別於國內其他臨空産業經濟區的主要特徵,因此在推進航空都市建設的過程中,將牢牢把握“建設大樞紐、培育大産業、塑造大都市”這一主線,構建以航空港為核心的“一網兩鏈三港”一體的國際化綜合交通樞紐。“一網”是以航空港為核心的航空航線網絡;“兩鏈”就是要圍繞生産的供應鏈、銷售的供應鏈來布局産業;“三港”就是發揮鄭州市的區位優勢,航空港、鐵路港和公路無水港,培育以航空物流、高端製造和現代服務的三大現代産業,塑造體現航空特色、低碳智慧綠色便捷高效宜居的現代化都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圖説鄭州•城市變遷 2013-07-24
鄭州賦 2013-07-24
鄭州:從古老商都邁向現代航空都市 2013-07-24
電網最後一公里"梗阻":變電站落地難 不缺電鄭州鬧電荒 2013-07-22
明年底鄭州市區燃煤鍋爐全部完成拆除改造 2013-05-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