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回應美英等國間諜指控:沒證據請“閉嘴”
2013-07-20   作者:李景衛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棱鏡門”事件雖然讓一向自詡網絡自由的美國自扇耳光,但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的指控並未收手:18日,英國政府&&,將以國家安全受威脅為由對華為建設的英國網絡安全中心進行全面檢查;19日,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和中情局局長海登更是聲稱“華為就是中國政府的間諜,證據確鑿”。“有人説掌握了華為威脅的證據?好吧,拿出來看看。拿不出來就閉嘴。”華為當天回應説,“這完全出於政治目,是對公司的種族歧視和誹謗,僅此而已。”
  海登19日對《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説,憑他的“職業判斷”,華為曾經將一些機密情報呈交給中國官方。“由華為來建造美國國內電信網絡的主幹架構是根本不可接受的,就這麼簡單。”海登&&,這一原則也適用於美國的盟友。他説,澳大利亞聯邦政府2011年決定禁止華為參與國家寬帶網建設就是基於這種考慮,澳“政府應該確保所做決定不危及國家的安全基石”。
  海登在接受採訪時還信誓旦旦地説,西方情報機構掌握華為暗中活動的有關情報,至少它與“中國國家機構共享其涉足的外國電信系統的廣泛信息。”海登還透露,華為曾在他退休後提出邀約,希望他能加入該公司的美國分公司董事會。“他們想找像我這樣的人物替他們在美國的活動背書。”海登稱看了他們的簡報,但並沒被説服。
  澳媒認為,海登是西方第一個在公開場合直截了當&&握有華為威脅澳美國家安全證據的官員。英國《金融時報》19日評論説,海登的説法比此前美國政府和國會對華為的評價更為負面,恐會引起軒然大波。華為是一家民營企業,但作為中國最成功的一家跨國公司,它在西方擴展業務時遭遇阻礙。美英澳三國彼此之間長期以來是情報合作夥伴。該報此前還&&,華為從未捲入過網絡攻擊,在人們普遍警惕一個崛起中的超級大國有何意圖之際,華為可能成了這種心理的犧牲品。
  英國廣播公司18日報道説,英國政府證實,將對中國電信網絡器材製造商華為公司設在牛津郡的“網絡安全評估中心”展開全面安檢。這是英國議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6月報告提出的建議之一。報告稱,該中心目前的人員和運作安排對英國國家安全可能存在潛在的威脅。
  一些澳大利亞批評人士認為,澳政府的舉動簡直是過分反應,有損澳中關係。澳大利亞前外長唐納&&,“海登的言論反映了美國政府的觀點。好幾個機構的官員都私下告訴我,華為是國家安全的威脅,”但“只聽説有關證據的謠言,從未見到公開的證據”。華為澳大利亞公司董事長約翰勞德近日&&,“華為在澳業務開展得很成功,這説明沒什麼更了不起的公司能比華為更能造福於澳大利亞。”
  華為對外事務副總裁威廉普拉默19日在給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的聲明中説,“這種瞎話已經説了好多年,我們早就聽夠了。他們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找個新目標來分散注意力,讓人們不再關注近幾週曝光的全球網絡和信息系統的真正問題。”普拉默&&,把矛頭指向華為,誹謗華為或許讓誹謗者感覺良好,因為這是一家中國公司,誹謗了也沒有危害。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錯!華為是一家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的公司,業務範圍遍及150個市場,支持了成千上萬美國人的生計。我們每年還會向美國供應商間接採購60億美元的産品,令更多美國人獲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英議會報告稱要對華為電信産品“嚴加審查” 2013-06-07
下一個倒下的不會是華為 2013-06-07
從華為股票陷阱看企業股權設計 2013-06-05
華為中興回應歐盟制裁消息:未獲非法政府補貼 2013-05-16
華為若高調,需先自我“漂白” 2013-05-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