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房價會陡降?該賣房了嗎?
2013-07-19   作者: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字號

  房價還在漲?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6月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數據,70個大中城市當中,新建商品房住宅價格上漲的城市達到了69個,而上漲幅度最高的城市是北京,為16.7%。那麼,房價連續上漲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市場上對房價的看漲預言為何都會變成現實?未來房價還會漲多久?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約評論員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史煒、著名財經評論員張鴻共同評論。

  房價連續上漲的原因是什麼?房價的看漲預言為何都會變成現實?未來房價還會漲多久?

  6月房價的數據今天出爐,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環比來看,依然有九成的城市房價上漲。國家統計局在網站上發布數據,6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城市為63個,北京以16.7%的漲幅位居同比榜漲幅之首。廣州漲幅排在第二位,漲幅達到16.5%,深圳及上海以16%和14.4%的漲幅排名第三、第四位,僅有溫州一個城市下降,下降幅度為3%。

  再來看二手房數據,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二手住宅價格上漲的城市有68個,同比最高漲幅為14.1%,漲幅比5月份回落的城市有11個。中國指數研究院相關專家&&,當前樓市已步入一個敏感時期,行政化調控的積極作用有所弱化,依靠市場化手段來破解樓市困局,將是下一個階段的調控重點。

  在北京東三環附近的高檔公寓裏,80平方米兩居室,住進25人。除了保留廚房與衞生間,兩個房間和客廳全部擺滿了上下鋪床。這套兩居室,原本每月租金約8000元,靠出租床位竟然達到每月2萬元。

  在上海,一個號稱第二大外來人口聚集區的小區,近來房租也在持續看漲。一個十平米的房子,去年約租一千元,今年房租就漲了。

  小葉(租房者):過了一個年回來之後,房東就跟我説,這個房租要加。現在是一千二,但是還不包括寬帶和電視費了。

  在深圳,深圳福田房屋租賃活躍的景田片區,3月份的房屋的出租價格同比上漲了10%以上。

  湯之勝(深圳市家家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區域總經理):附近的一房一廳,去年的價格可能租到兩千七、八,但今年三月份漲到了三千五,大概這樣一個比例。

  關於房租價格看漲,國家統計局公布6月居住價格同比上漲3.1%,其中住房租金價格上漲4.1%。有機構統計,這已經是房租連續第42個月上漲,而今年以來房租上漲的速度明顯超過往年。

  史煒:政府的干預和調控導致這一輪房價的上漲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一般房地産漲的話,包括國八條以前,那麼上漲的很大拉動是資源拉動,或者資源稀缺的拉動,或者是需求拉動,但這一輪的上漲純粹是成本拉動,而且是非市場性的成本拉動的。比如説過去我們看房價上漲,它是根據房價的競爭,根據需求,來不斷的上調房價。那麼這一輪,房價沒有上漲的其他的因素,唯一上漲的就是交易費用,中間費用上漲了,而這種東西不是來自於市場,是來自於這個干預,或者説來自於調控。比如簡單的500平米的一套房子,如果正常的交易,它就會導致將近20%的費用,也就500萬的房子,你可能要賣到590萬到600萬,那麼這對賣房子是硬約束,所以這是一種超正常的一種成本拉動,不是需求拉動。一手房也是這樣,一手房看見二手房的房價居然已經漲幅超過一手房了,那一手房就隨機待市,我就不賣,所以誤房誤得非常厲害,所以才導致決策層現在採取你到期不賣的話,這就不行。所以基本上他不是一個市場行為,所以這種行為導致的消費心理的變化,導致供需的變化,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16.7%這個數字一點兒也不新鮮。

  嚴格地説,房價這麼漲是不正常的。因為道理很明確,這也由於土地的價格,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但是我們先撇開土地財政,就是房子首先是幹嘛的?是用來住的,那麼現在解決民生的問題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要讓老百姓住得起房子,但實際上現在老百姓住不起房子。從簡單的數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來,近十年,我們GDP增長的速度高與國民收入增長的速度,國民收入增長的速度高於老百姓可支配性收入增長的速度,那麼房價的增長速度既高於GDP,也高與國民收入,你説老百姓買不買得起房?所以這種上漲應該説是不正常的。

  張鴻:在地方政府如此依賴房地産的情況下 房價不可能出現大幅的下降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對於房價,我驚呆了,我覺得和我的感受不太一樣,我覺得我的感受比這個漲幅要大。我身邊的幾乎所有樓盤的漲幅都超過了百分之十六點幾。當然我的感受可能是錯的,我覺得上半年,這兩天財政的收入狀況已經出來了。因為經濟增速放緩了,所以地方需要錢。房地産在地方財政收入裏的比重越來越大。你看涉及到房地産的稅收,可不光是重慶和上海試點的房産稅,有營業稅、城市維修建設稅,土地增值稅、印刷稅、所得稅、契稅等等,受房地産市場成交額大幅增加帶動契稅增幅了39.8%。你驚訝嗎?不驚訝吧?土地增值稅增長28.1%,而且媒體報導,廣州增城這樣一個縣級市,他的上半年稅收收入當中,76%來自於和房地産相關的稅收,這只是稅收,還有土地,土地出讓的增幅是46.3%。那麼在如此依賴的情況下,它不大可能房價出現大幅的下降。

  胡景暉:新建商品房預售發放嚴格 在短期內造成供應量更加緊張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

  現在來看,從5、6月份以來,交易量恢復得比較快。現在主要買房的人這麼幾類,首先最多還是以首次置業的年輕人比較多,因為現在政策上仍然留了對首次置業的貸款一些優惠政策,這個還是佔到一個主流。其次就是一些改善性的,以小換大,以舊換新的。第三類可能也有一些改善跟投資混合的,因為從現在我們借助投資渠道來看,不管是股市、金價都不是很理想,很多人仍然把房産作為兼具投資保值的一個投資手段來使用,所以基本上這三部分都有。

  首先呢,本來我們今年對市場預計,供應就比較偏緊,當然北京市現在事實上在房價方面也採取了比較嚴格的調控措施。特別是對新建商品房的預售發放比較嚴格。如果開發商定價過高,或者説想賣的房子比較貴,那麼一般從政府有關部門就拿不到預售證。當然政府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想通過這個預售緩解,來打通一下價格。但是這實際在市場上短期內造成了供應量更加緊張,那麼從二手房來看,也是稅費比較多。所以從這點上來講,需求還在,但事實上我們在總體的供應上偏緊,我想是最近這段時間推高房價的一個因素。另外,最近這段時間,包括北京、上海又陸續開始出現了地王的現象,那麼事實上很多人對於未來房價的預期,在我們新版國五條以後,地方細則&&以後,又陸續出現了地王和高價地的現象,這個市場預期又開始發生了變化,我想這是主要因素。

  史煒:房租上漲是趨勢 因為租房的需求量在增加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在大城市,像上海、廣州、深圳,北京應該不是特例,只要是有人口流動性密集的地方,就業機會比較充分的地方,這都是普通現象。這説明幾個問題,一個説明本身房租的價格上漲,和房東自己的成本核算是有關係的。比如房東把房子租出去,他要算一個投資收益率,正常的一套房子,比如年收益率8%,那麼我200萬買了一個房子,那麼每年的話,應該每年的年租金應該是達到8%,但實際上現在的即便是最高的房租,它的收益率基本上都在4%到5%之間。也就是一個房東要想把房子作為一個投資的話,他至少需要30年才能收回來,所以他希望漲。另外,他還要承擔相關的物業費以及其他的費用。所以房租上漲是一個趨勢,因為它的需求量在增加。

  另一個方面,從租房者來説,現在之所以租房的矛盾這麼大,還是租房者大部分是屬於一般的就業階層。比如説像中關村,或者一般的企業的員工,或者剛畢業的大學生,所以這房租就很高了。

  房屋的出租的話,具體一個房間住幾個人,這不是一個簡單住房,這涉及很多社會問題,安全問題。這種問題出現得太多了,所以北京住建委&&的政策,應該還是符合社區的長住居民的心理要求的。

  張鴻:房價沒下來 房租高企反倒顯得越來越合理了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上半年北京的房租是上漲了8%,那麼有多少人的收入,也是城鎮居民平均的收入漲幅超過了8%?全國二季度的城鎮居民的收入的增幅是下降的,沒跑過房租,全國房租增幅是4.1%。我們原來一直希望房價下來,讓租售比能夠合理一些,現在房價沒下來,是租金上去了,讓它顯得可能也越來越合理了。

  我很擔心這個思路是因為,這兩天各大媒體都在報道這麼慘的事兒,25個人住這麼一個小間,然後住建委出了一個規定。嚴格地講,這個事如果涉及到安全,那應該是比如説公安局、派出所,或者街道。如果涉及到消防不安全,那就應該是消防部門來出這個東西,那住建委出這個,咱們就要想了,住建委不允許我25個人住在一個房子裏,是嗎?好,我只能兩個人住這個房子了,那接下來房租的價格是不是又漲了呢?

  史煒:房價要按照它資源分配的方式來進行結構性的計算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最近有北京二環左右的房價要漲到十萬元的説法,我不同意這種説法,但是已經有超過十萬的房子了。這個説法本身是沒有問題,但他説的依據是,二環以內十萬的數字都不算高。那麼你看看國外的很多中心城市,尤其國外的城市的老街,房價現在折合人民幣,30萬、40萬多都有,因為它是不可替代的。像北京這種城市,二環路以內,不準隨便蓋房子,除了老的四合院和文物保護CBD以外。那你現在蓋房子,你説它多少錢就多少錢,就像我們説的貴金屬一樣,所以這裡有一個稀缺性。

  我的結論實際上是什麼?就是説房地産的價格跟城鎮化的改造和城市的空間布局,以及對一個城市的社會經濟的承載能力必須&&在一起。所以一個政府部門在房地産規劃的時候,包括基礎設施、交通、醫療衞生、教育上,必須是開放式的。如果北京能夠真正把這些配套的設施,在周邊地區都做到了。比如現在在六環路,我想買瓶醬油,晚上九點鐘我不知道到哪兒買去,我孩子得了感冒,我不知道到哪兒看病去。所以説所謂的房價,它的外延,就是説房價往外稀釋的一個前提,就是基礎設施必須要跟得上。那麼房價算法不能按平均算,一定按結構數據去算。我覺得房價就一定按照它的資源分配的方式來進行結構性的計算,這樣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劉元春:土地市場要改變目前這種國家完全壟斷的管理模式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中期要擴供給,而擴供給的基礎在於土地供應要增加。而土地供應的這種增加在於我們整個土地收成制度、土地市場要積極調整,就是要改變目前這種國家完全壟斷的管理模式,就是更多的成交的這些建設用地,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應用到城市建設中來。從短期來講,我們要明確對於一些投機性的交易,還是要有一種持續性的打擊。對於未來這種房産秩序的推廣,要一個持續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房價在和誰賽跑? 2013-07-18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拿什麼刺激你 我的消費? 2013-07-17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中國如何經營“7時代”? 2013-07-16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買石頭 能暴富? 2013-07-15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黃金進入上升通道? 2013-07-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