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資本論壇”上,由中聯控股集團與中國經濟年鑒社共同發起,財政部、國資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參與組成的“中國上市公司研究課題組”,發布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榜”,榜單顯示,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諸多不平衡,2012年多省份無公司進入上市百強。 國智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上市公司研究課題組副組長張智祥指出,“中國上市公司業績百強榜”反映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多個不平衡發展態勢。 一是百強企業區域分佈大多聚集於東部地區,東部地區達到73家,比2011年增加12家,尤其廣東省表現尤為突出,比2011年增加14家;西部地區為13家,中部地區為12家,東北地區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只有2家;值得注意的是,黑龍江、海南、陜西、廣西、青海、重慶、寧夏、西藏等省(區)2012年無緣上市公司百強。這與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區域不協調不平衡有一定關係。 二是産業分佈不平衡。本次評價得出的上市公司前十強和前百強中的三大産業分佈完全一致:均沒有第一産業的企業,第二産業佔60%,第三産業佔40%。此分佈與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産業分佈情況基本一致:第一産業企業佔4.4%,第二産業佔66.6%,第三産業佔29%。但與2012年度國內生産總值(GDP)中三大産業的比重分佈有較大的差別:第一産業增加值佔10.1%,第二産業佔45.3%,第三産業佔44.6%。第一産業企業的缺乏與第二産業的偏重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出中國經濟結構扭曲的現狀與問題。經濟結構的扭曲與不平衡阻礙了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反過來將會抑制上市公司的發展。農業作為第一産業,但卻沒有培育出百強企業,足以反映出我國是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這一事實。 三是上市公司的主板市場穩定,藍籌股表現優異,在中國百強中佔絕對優勢,表明大中型上市公司競爭實力較強。中小板、創業板市場發展弱勢明顯。開板三年,創業板市場遭遇成長煩惱、2012年上市公司戶數增加74戶,但總體業績卻在下降。全年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合計241.78億元,較2011年全年的263.7億元下降約9個百分點,並且利潤下滑的頹勢未能在今年季度得到逆轉。 房地産與民營經濟也是本榜單關注的重點。榜單中製造業以絕對優勢連續幾年入主百強,房地産行業家數佔比位於第二且同比大幅提升,既反映了房地産企業發展迅猛,也應該高度警惕其對高房價的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