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糧為賺差價找企業當槍手
2013-07-16   作者:夏清逸 孫旭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日前,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河南公司前董事長李長軒因受賄、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一審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産。

  中儲糧員工貪腐並非個案。“中儲糧一個直屬糧庫掌管很大的轄區,轄區內很多糧食的運作都是一個糧庫説了算,而在現行體制下,這麼大的權力缺乏良好的監管,産生受賄行為在所難免。”河南某糧食系統官員告訴記者。

  隱秘利益鏈

  上述官員透露,中儲糧在糧食經營運作過程中有一條微妙的利益輸送鏈條,而各種違規貪腐現象就可能存在於這個鏈條的各個環節。

  由於國家會對中儲糧直屬庫在中央儲備糧、臨時儲備糧和托市糧的收購、倉儲管理、輪換、調撥過程中産生的保管、輪換、收購、出庫費用進行大量補貼,騙補手法中最常見的“轉圈糧”,就是糧食走了一遍銷出購訂的手續,但是並未進行實際的銷售和採購,還在糧庫原地保管。

  “這樣會造成加工企業得不到糧源。所以很多企業就抱怨在中儲糧那裏拍不到糧食,拍到了又拿不走。同時農民賣糧也得不到多大的利益。”該官員&&。

  除了騙取補貼,中儲糧一些糧庫還存在哄抬糧食價格,並通過一些手段套取糧食在賣出收購中的差價。

  “賺差價本身是企業經營應該做的,但是中儲糧在操作中卻存在一些問題。今年托市,安徽、江蘇、河南僅僅托了一週、半個月,就陸續叫停了,這就是有企業要抬價。”上述官員&&。

  作為國家專門為推進糧食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成立的企業,中儲糧既要經營國家政策性業務,包括收購中央儲備糧、臨時儲備糧和托市糧,又要作為企業自主經營貿易糧。按照規定,直屬庫無權將國家政策性糧食和貿易糧相互轉換。

  然而,據媒體公開報道,2008年,在中儲糧淮安直屬庫原主任夏寶瑩的指揮下,淮安直屬庫4名幹部就在臨時儲備糧收購過程中,採取低價購進、高價入賬的手段套取差價2294.95萬餘元。

  這一事件中,淮安直屬庫按江蘇省制定的二等標準中晚燦稻每斤0.995元、粳稻每斤1.045元的價格將收購稻穀的貨款撥付給各代購代儲點,但實際結算則是按市場收購價每斤0.95元至每斤0.985元不等的協議價格與各代購代儲點結算,淮安直屬庫再將以市場價自主收購的貿易糧性質稻穀轉為國家臨時儲備糧。

  在各地糧庫向下輸入糧源的同時,一些糧庫還讓其他企業為其當槍手做購銷的事情。“參與糧食拍賣是需要資質的,而一些糧庫就讓有資質的企業把糧食拍回來,這樣糧庫裏的糧食不用出去,就能做個假成交。”上述官員告訴記者。

  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報告也顯示,2008年至2011年,所屬湖南分公司等5家分公司部分直屬庫違反國家關於最低收購價糧和臨時儲備糧競價銷售交易的有關規定,通過出售給關聯企業再回購的方式,將存儲在本庫的522148.61噸臨時儲備糧和最低收購價糧,轉為中央儲備糧或用於對外銷售,從中獲利1702.58萬元。

  官員頻落馬反映體制缺陷

  “去年河南中儲糧的官員不止十幾個,而是二三十多個地倒,只是其中細節都不太公布了。”上述官員告訴記者。

  例如河南安陽,一個直屬庫下設若干分庫,這些分庫是以前中儲糧為了擴大規模把糧食局比較好的糧庫收上去的。“現在一個總庫,五個分庫的人員全部在檢察院裏,有的是查清了進入訴訟階段,有的是還在查。”該官員説,“主任都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了。5個庫的主任,4個庫的都面臨着判刑或已經被判刑了。”

  僅從公開報道就能看到,2011年,中儲糧河南分公司許昌直屬庫、安陽直屬庫、周口直屬庫發生多起貪腐以及工作人員攜款潛逃事件。而今年,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終審裁定,中央儲備糧北京密雲直屬庫原副主任馮百聯在業務交往中,收受客戶給予的好處費,將11萬餘元據為己有,因而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繼續追繳馮百聯違法所得11萬餘元,依法沒收。

  對於上述現象産生的原因,該官員&&,一方面糧食部門現行的行政體制,屬地管理職能在弱化,另一方面現有體制下,中儲糧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既有自身的行政管理體制,又有貿易體制,等於自己監管自己。所以諸多環節就暴露出弊端。

  “一個直屬糧庫有很大權力,可以在轄區內進行多種糧食經營運作。(中儲糧和地方糧食局)一個是強大的財力支撐的中央軍一個是地方軍,中儲糧一家中心庫的主任可能是正縣級,分庫主任可能是副縣級,而很多縣級糧食局長只是正科級,並且很多人員任命與工資發放也是垂直的上級部門下撥,地方很難插手。”該官員告訴記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儲糧棉接連失火暴露“高庫存”風險 2013-07-05
“中儲糧”需要重新定位 2013-06-14
火災後的中儲糧更需一本明白賬 2013-06-06
中儲糧的“明火”與“暗火” 2013-06-05
中儲糧近幾年醜聞不斷 2013-06-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