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 十措施盤活存量
2013-07-06   作者:苗燕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為更好地發揮金融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支持作用,昨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要求,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金融政策、財政政策和産業政策的協同作用,優化社會融資結構,持續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切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意見》圍繞“盤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核心要義,將採取十項措施“盤活存量”,在八大重點領域“用好增量”。
  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從《意見》來看,國務院提出的盤活存量資金,主要是採取十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主要是要通過再貼現、再貸款和差額存款準備金率的動態調整機制進行引導;二是創新外匯儲備的應用,主要是拓展外匯儲備委託貸款和商業銀行轉貸款渠道;三是探索發行企業優先股;四是定向開展重組企業的並購貸款,並且適當延長並購貸款期限;五是探索發展並購投資基金;六是擴大不良貸款的自主處置權,讓銀行可以把存量的不良貸款用撥備核銷掉或者賣出去;七是逐步推進資産證券化常規化發展,特別是把一些收益率比較穩定、期限比較長的優質貸款證券化,把存量變成新的增量;八是拓寬保險資金的應用化;九是引導銀行理財産品對接實體經濟,讓銀行理財成為債權融資、直接融資的重要工具;十是擴大民間資本進入,讓民間資本煥發青春。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稱,無論是採取措施讓不符合監管要求的存量貸款退出,還是調整優化信貸結構,最終盤活存量的目的都是讓存量資金流動起來,加快周轉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過去一年能夠流轉兩次,現在能夠流轉三次、四次,讓這些資金去服務真正能夠帶來價值的企業和行業,才是盤活存量的最終目的。”
  盤活存量與用好增量是相互關聯的共同體,與盤活存量的目的一致,用好增量更強調增量的重點投向,使存量通過調整變成需要的增量,實現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楊家才説,在用好增量方面,第一,主要是要把資金用於支柱産業,如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信息技術,傳統産業的升級改造、綠色生態等;第二,要用於過剩行業中有競爭力、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和産品;第三,要用於小微企業,尤其是科技型、創新型或者創業型的小微企業;第四,用於現代化産業和農村新型金融主體;五是居民消費;六是國際化發展的優勢企業;七是重點在建續建工程和項目;八是重大基礎設施,一些大型的基礎設施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
  記者注意到,《意見》也高度重視推進金融領域的市場化改革、釋放金融改革紅利。《意見》明確提出,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企業根據自身條件選擇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提高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可獲得性,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這也意味着,利率市場化改革最終希望達到的目的是更大程度地由市場來決定資金價格。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國務院:嚴控房地産融資風險 2013-07-05
國務院: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 嚴防金融風險 2013-07-05
國務院要求盤活財政存量資金 2013-07-04
國務院常務會議傳遞財政改革信號 2013-07-04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2013-07-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