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歷近4個月的空缺以及坊間數輪猜測後,中國主權財富基金新一任“掌門人”人選5日浮出水面。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當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國務院已於7月3日做出決定,任命丁學東為該公司董事長。
中投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官方組建這一總部設在北京的國有獨資公司的目的是實現國家外匯資金多元化投資,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獲取較高的長期投資回報。
在過去5年多的時間裏,中投公司一直由中國現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挂帥”。作為手握2000億美元的“大管家”,樓繼偉曾被美國一家雜誌列入“2012年度全球金融界前100名最具權勢人物”榜單,排名第27位。
正因為如此,當樓繼偉在2013年3月重回財政部,成為中國新一任財長後,其在中投的繼任者人選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從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到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從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到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過去幾個月裏,一系列官員都曾被媒體“任命”為中投董事長,但傳言最終一一落空。
和上述熱門人選相比,丁學東接掌中投讓市場有些意外。2013年5月份,這位“60後”的國務院副秘書長先後被任命為國家減災委員會副主任和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就在8天前,丁學東還受命擔任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秘書長。
不過,從履歷上來看,丁學東和其前任樓繼偉有着諸多相似之處。在掌管中投前,他們皆擔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其次二人均在財政部任職多年。
中投5日發布的簡歷顯示:“丁學東,1960年出生,經濟學博士,歷任國家國有資産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兼人事教育司司長、産權司司長,財政部國有資本金基礎管理司司長、農業司司長、教科文司司長,財政部部長助理、副部長,國務院副秘書長。現任本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對於丁學東來説,接任中投董事長意味着其將扛起中國外匯資金保值增值的擔子。這個擔子有多重?他的前任樓繼偉2007年履新中投時有過測算。
樓繼偉指出,由於中投公司設立的註冊資本金為財政發債籌集而來,發債的成本由中投公司承擔,因此中投公司每年的資金成本在5%左右,按照2000億美元的規模計算,平均每個工作日須要賺3億元人民幣。
而中投公司最新的一份年報顯示,2011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資組合全年收益率為-4.3%,自公司成立以來的累計年化收益率為3.8%。這意味着未來要覆蓋成本並實現保值任務,丁學東肩上的壓力可能比“日賺3億元”更重。
要完成上述目標,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低迷和一些國家的刻意阻撓是丁學東必須克服的困難。
中投公司副董事長高西慶此前曾&&,美國市場不是最歡迎中投的市場之一,中投公司已減少在美的投資,“不在一棵樹上吊死”。中投在歐洲的投資也有所收縮,目前已經停止購買歐洲的政府債券。
在主要經濟體局面僵持的情況下,中投需要和其他主權財富基金一樣將目光投向新興經濟體。對此高西慶曾&&,他將花很多時間關注新興市場,花更多的時間出差、調查新興市場項目。未來,如何在新興市場規避風險、找到機遇,也將成為丁學東需要解決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