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5日,市場迎來了半年末後的首個存款準備金例行調整日,儘管市場普遍預計本次存準補繳規模在4000億元左右,但逐步下行的資金利率表明,業界對流動性穩定的預期正進一步增強。
“今天資金面總體還是較為寬鬆的,不少機構之前就為今天的繳準儲備了超額資金。”一位券商交易員告訴記者,“就目前來看,年中時點過後,市場將重新對下半年資金利率中樞進行定位。”
來自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7天、14天品種分別落於3.3800%、3.8160%和4.2950%的位置,除隔夜品種較上日微升3.20BP外,其餘兩個品種分別下跌12.20BP及16.90BP。
“4000億元的上繳規模不少也不多,最近資金緊張主要在於結構性不均衡,所以繳準的影響並沒有預期那麼大。”華龍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牟治陽&&,“當前資金利率下降的幅度較大,是因為之前漲得太多了,預計還有下降空間。隔夜回購利率或能回到3%以內,但是不會長期維持低利率,下半年的資金面波動應該會比較大。”
據記者了解,7月4日貨幣市場成交量相對有所趨緩,機構對資金的需求也較為平穩,再加上本週公開市場繼續“零操作”並維持凈投放格局,機構對流動性穩定的預期進一步得到鞏固,這也使得存準補繳的壓力大為緩解。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已連續五周在公開市場實行了凈投放操作,累計規模達到3510億元,相當於降準0.5個百分點所釋放的資金。
不僅如此,財政部辦公廳還於7月4日發布公告稱,將於7月11日和7月18日分別進行2013年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四期、五期)操作,兩期計劃存款量共計1000億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當前時點實施國庫現金定期存款招投標,就是為了釋放流動性保持市場利率穩定。
“6月份對銀行間市場來説已經成為歷史,未來可能很難看到這種‘盛況’了。”一位商行交易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經過這一個月的洗禮,大小機構的心態也更加成熟,7月份開始,在大家的期望中,收益率下行的機會可能更大。”
對此,申萬證券分析師屈慶&&:“最近短端利率持續下行,原因主要是銀行已經開始加強下半年流動性預期管理,主動提升備付,保留更多資金以應對未來流動性需求,因此近段時間總量資金相對充足。”
不過,屈慶預計:“5日準備金補繳帶來總量資金明顯流出後,7天回購利率中樞很可能又會回到4%以上水平。”
事實上,包括申銀萬國在內的多家券商機構均對後期的資金面保持相對謹慎態度,畢竟在三季度經濟基本面、政策面均不太可能馬上出現大拐點的背景下,月初這幾天資金利率的階段性回落並不具有轉折點意義。
牟治陽亦稱:“資金面最終寬鬆與否還是要取決於央行的態度。”
展望後市,不論流動性寬鬆與否,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安國俊看來,商業銀行都應加強對流動性的預測分析並根據市場波動及時調整資産結構,按宏觀審慎要求對資産負債進行合理配置,防止由期限錯配而引發的風險。
安國俊還&&,中央銀行也應根據最新市場動態相機抉擇,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及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等政策工具平抑市場異常波動,適時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貨幣市場穩定,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進程。
此外,宏觀政策組合拳也一定要加強前瞻性判斷,充分考慮經濟增長放緩、資本外流、流動性風險等多因素疊加的負面影響,同時,充分發揮市場的經濟晴雨表功能,加強與市場的溝通與反饋機制,引導資金有效配置流入實體經濟,努力重塑市場信心,推動金融市場穩步發展與經濟結構調整的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