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關注]洋奶粉反壟斷調查有助行業回歸理性
2013-07-04   作者:記者 於璐 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國家發改委將反壟斷大棒揮向了進口奶粉行業。據相關消息顯示,雅培、美讚臣、雀巢、惠氏、多美滋這五大進口奶粉品牌都被捲入這次反壟斷調查的名單之中。事實上,6月27日作為上市公司的合生元曾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廣州合生元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正在接受國家發改委的調查,可能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7月2日,有關方面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説,從已經調查取得的證據看,被調查的乳粉企業存在對經銷商和零售商的價格控制行為,屬於知法犯法。另據報道,7月3日,惠氏奶粉宣布對其生産的主要奶粉品種進行降價,所有降價奶粉的平均降幅為11%。
  網民對相關部門對洋奶粉的反壟斷調查&&歡迎。同時,網民毫不客氣地指出,正是國産奶粉近些年來的“不爭氣”,給了洋奶粉“邊熱銷邊漲價”的機會。網民呼籲,發改委對幾個洋奶粉的反壟斷調查,能喚醒生産、監管等部門的行動配合;而且,只有國産奶粉自立自強,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

  洋奶粉壟斷早該查

  網民&&,相關部門對洋奶粉的反壟斷調查,是對市場秩序的有力整飭,洋奶粉的壟斷行為早該查一查了。
  紅網網民“葉鵬”説,國家發改委及時祭出反壟斷利劍,無疑是對當前無序的乳品市場的一次厘清,將引導這一行業回歸理性,並最終形成有利於全行業良性發展的競爭格局。
  網民“江德斌”説,無論從市場份額、國內外産品價差,還是價格掌控能力來看,進口品牌奶粉均有壟斷操縱之嫌,發改委對其發起反壟斷調查,乃是合情合理之舉。而消費者密切關注奶粉反壟斷,就是希望能夠將奶粉價格打下來,使其更貼近居民消費水平。
  網民“小魚”説,洋奶粉存在着壟斷暴利,可消費者只能是忍氣吞聲地去接受,洋奶粉壟斷早該查。

  國産奶粉給了洋奶粉壟斷機會

  網民認為,正是國産奶粉近些年來的“不爭氣”,給了洋奶粉“邊熱銷邊漲價”的機會。
  網民“郝金剛”説,近年來國內奶業醜聞頻出,國內消費者對國産奶粉的信任危機愈演愈烈。在這一背景下,洋奶粉自然成為部分消費者首選,市場地位日漸穩固。
  網民“江德斌”説,進口奶粉之所以敢賣高價,年年找各種理由輪番漲價,就是看中消費者的質量安全意識很強,對進口奶粉的信任度更高,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再貴也要買。進口奶粉能夠佔據市場主流,主要受益於國産奶粉因質量問題陷入信任危機,無法與進口奶粉抗衡。此外,國産品牌奶粉為謀得一席之地,紛紛打出使用進口奶源的旗號,以至形成強化效應,進口奶粉的地位愈發穩固,對市場價格的把控能力也越強,並從中獲取巨大的溢價空間。
  網民進一步説,洋奶粉如果被迫調低價格,國産奶粉短期內未必受益,當價格優勢逐漸降低後,將質量做實才是最關鍵的。
  網民“鄧海建”説,發改委對洋奶粉的反壟斷調查,未必是裨益國産奶粉的好事,起碼眼下還不能算是。儘管奶粉需求上的彈性不是很大,但如果洋奶粉的價格能因反壟斷而“降火”,其市場份額顯然會更為穩固。國産奶粉在價格或性價比上的所謂“優勢”,也會順帶着拉下一些成色。

  國産奶粉當自強

  網民呼籲,發改委對幾個洋奶粉的反壟斷調查,能喚醒生産、監管等部門的行動配合:而且,國産奶粉的安全雄起,才是約束和平抑洋奶粉競相攀比漲價的唯一手段,這需要産業鏈上所有要素的改進與完善。
  紅網網民“宋鵬偉”説,要根本扭轉洋奶粉的價格壟斷局面,僅靠反壟斷調查遠遠不夠。消費者對於洋奶粉的信賴,實質是對國外食品質量監督體系的放心,所以要想改變現狀,除了國産奶企自身要爭氣以外,更需要過硬和嚴苛的監管能夠跟上,挽回消費者日漸脆弱的信心。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中,那些産品質量過硬的企業,終究會脫穎而出。
  網民“馮海寧”的文章説,防止“洋奶粉”價格壟斷最有效的辦法不是反壟斷調查,而是鼓勵市場充分競爭——既要鼓勵更多“洋奶粉”在國內市場競爭,更要鼓勵國産奶粉參與競爭,這需要最嚴格的行業標準,最嚴格的行政監管。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漲價瘋狂 美讚臣等五大洋奶粉遭發改委反壟斷調查 2013-07-02
多美滋惠氏等多個洋奶粉品牌證實遭反壟斷調查 2013-07-02
“貼牌”洋奶粉何以大行其道 2013-06-01
山寨“洋”奶粉 既丟市場又丟人! 2013-05-30
質檢總局:洋奶粉出問題應主動召回 2013-02-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