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18天用戶突破250萬,累計轉入資金規模66.01億元。橫空出世的餘額寶依靠淘寶網龐大用戶群“螞蟻搬家式”的轉移資金,一舉成為目前中國用戶數最多的貨幣基金。無基金銷售牌照的支付寶聯手天弘基金巧妙通過直銷模式繞開監管,僅僅用一個“支付資格證”就火速搶佔了傳統基金公司和第三方代銷機構的奶酪。
針對這樣“曲線”逆襲的基金銷售方式,市場質疑聲絡繹不絕。
自稱不是直接賣基金的餘額寶銷售流程符合監管嗎?鉅額資金的流轉,風險防範措施齊全嗎?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焦瑾璞近日&&,餘額寶打政策“擦邊球”,風險提示不足。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周金黃也公開&&,要警惕個別機構短期化的行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動支付創新。
事實上,在面市後的第8天,餘額寶就曾因流程不合規遭證監會公開“點名”。接連遭證監會和央行風險警示,餘額寶的銷售流程和風險防範是否觸及監管紅線?
■ 隱憂:市場三大擔憂難解
火速聚集資金存隱患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在高收益的吸引力下,加上非常便捷的平台,餘額寶吸引了眾多用戶轉入資金。據了解,儘管申購額高達六七十億元,但是每筆申購額非常低。這説明餘額寶用戶大多數為資金量較少的用戶,依靠淘寶網龐大的用戶群,螞蟻搬家式的轉移了70億元。目前由於其累計用戶數達到251.56萬,已經成為國內用戶數最大的貨幣基金。
據了解,支付寶已經和37家基金公司簽訂了合作銷售協議,而基金公司的淘寶網官方旗艦店,也將在不久後正式上線。對此,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在“錢慌”鬧得最兇的時候,餘額寶火速依靠平台火速聚資是一種變相“吸儲”,如果很多用戶使用餘額寶,支付寶手中圈的錢會更多。
此外,銀行內部人士分析,支付寶如此做法有着降低備付金規模的意圖。根據央行相關規定,支付機構的實繳貨幣資本與客戶備付金日均餘額的比例,不得低於10%,其中實繳貨幣資本是註冊資本最低限額。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暫存周轉的客戶資金越多,其需要另外準備的保證金也就越多。
缺乏基金管理的專業能力
記者注意到,餘額寶合作的增利寶貨幣基金主要用於投資國債、銀行協議存款等收益穩定、風險極低的金融工具。
業內人士指出:“對比目前取得基金第三方代銷牌照的機構,支付寶沒有建立自己的基金清算、風控等後&系統,也沒有起到基金産品投資顧問的推介角色,盈利模式也並非佣金分成。因此,談不上基金代銷,在基金産品的品種上也僅限於低風險類別。但是也打了個擦邊球,在沒有基金銷售牌照的情況下,支付寶利用‘餘額寶’繞了個彎,實現了向用戶銷售基金。”
市場人士普遍憂慮,支付寶作為一家支付企業,其在基金方面的專業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能否適應這種角色轉換呢?
不熟悉資本市場流程致違規
除了集聚了大量的資金,支付寶還幹出了“先上車後補票”的事兒。6月2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公開點名批評了餘額寶的兩大問題,一是其未向監管部門備案,二是未提交監督協議,這違反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和《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結算資金管理暫行規定》的部分規定。
據報道,被點名的“餘額寶”有部分基金銷售支付結算賬戶並未備案。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餘額寶”業務中,支付寶與十多家銀行均有合作,但因溝通不暢,只向證監會報備了和三家銀行的合作,其餘則沒有備案。支付寶相關人士向媒體透露,支付寶由於初次嘗試與金融監管部門聯絡,不熟悉備案和送審流程,因此被證監會點名提醒。
■
回應:企業稱尚待監管層批復
支付寶稱已補齊餘額寶手續
支付寶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支付寶上周已向證監會遞交了所需手續。但尚未得到監管層的批復,並稱具體證監會什麼時候正式批復並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馬雲暗示金融監管過度
在餘額寶被證監會”點名“後,6月21日馬雲在媒體公開發表署名文章《金融行業需要攪局者》,文中直指中國金融監管過度,呼籲進一步開放目前沒有向多數中國人提供服務的金融行業。
“中國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服務了20%客戶,卻有80%企業沒被服務。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將有賴於能否有更多小企業拿到貸款。中國絕大多數大銀行現在都選擇僅向那些人脈廣的大企業提供服務。”馬雲在文中談道。
■
監管:政策“擦邊球”凸顯監管盲區
央行和證監會誰出手?
支付寶方面稱,截至6月30日,餘額寶合作的增利寶貨幣基金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高達6.299%,萬份收益達到1.6518元。如此龐大用戶群的金融産品的風險防控由誰來把關?
按照央行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管理規定,支付寶餘額可以購買協議存款,能否購買基金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對於餘額寶的監管可能無法按照普通的支付産品的條款來進行。
如果作為基金産品來監管,證監會僅僅在6月21日公開點名其部分基金銷售支付結算賬戶需補齊備案協議,似乎沒有履行全面監管的職能。
“像餘額寶這類互聯網金融存在監管‘盲區’,是在打政策的‘擦邊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焦瑾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就需要加強一行三會之間的協調合作,對於這類金融創新,其産品的主體是哪個部門監管,就該由哪個部門負責。比如,餘額寶實質上是一款基金産品,就應該由證監會出面監管。”
焦瑾璞&&,餘額寶是一個跨行業的創新産品,但是在創新問題上,一定要明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制度與辦法,並且對於監管部門來説,還存在監管協調機制的問題。
餘額寶到底是基金産品還是支付産品?消費者依舊分不清,只能期待監管層&&明確的監管措施保證自身權益。
■
編輯點評:金融創新需防範風險
監管層一直大力支持金融創新,隨着近年來網絡消費的快速增長,大量的市場需求、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突飛猛進的信息技術催生了互聯網的金融多元化。
但是,創新是否也應以改善服務,降低風險,提高效率,服務民生為前提呢?僅僅是為了創新,而不考慮企業的專業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是否適應這種新奇的創新,那帶給消費者和實體經濟帶來的將會是巨大的隱患而非福利。缺乏監管和風險防範的金融創新一旦鋪開,野蠻生長,隱患最終只能由消費者買單。
據悉,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周金黃在6月27日舉行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3)》發布會上曾對支付行業的創新機制明確表態,“支付的行業創新要立足於實際,要警惕個別機構短期化的行為,堅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動支付創新”。他特別強調,企業及行業創新的態度不能衝擊或者説回避現有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不能觸碰監管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