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須“依法”
2013-06-26   作者:李非  來源:中國人大雜誌
分享到:
【字號
  據媒體報道,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政府以低價從農民手裏徵用1.5萬畝土地,再高價轉出,規劃為煤炭物流交易中心。由於沒有任何審批手續,土默特左旗政府這一用地行為被指未批先佔,存在違法嫌疑。對於此違法行為,呼和浩特市國土部門卻&&無能為力。
  未批先佔違法用地,土默特左旗政府不是第一家。近年來,擺在大家眼前的事實是,全國許多地方或出於發展需要,或出於地方財政收入,或出於政府政績,在沒有拿到任何審批手續的情況下便開發利用土地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比比皆是。而在這中間,一些地方搞建設過度擴展,非法大面積徵用土地,浪費土地自是不可避免。在徵用土地的同時,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及企業還經常犧牲老百姓的合法權益,引發大量的矛盾糾紛,給地方社會管理帶來的壓力與日劇增。
  實際上,對於保護土地資源和保障發展建設用地需求,我國有許多可遵循的法律,比如土地管理法等。令人費解的是,一是地方政府及領導幹部知法違法,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和政績,粗放用地,罔顧老百姓的利益和法律的存在;二是國家職能部門對於地方政府違法用地行為視而不見,儘管有不少難處和無奈,卻免不了監管失職之嫌;三是一些企業裹挾地方政府發展需求、招商需求,打着政府開發的幌子,違法強佔土地資源,牟取私利,嚴重缺失最基本的商業道德和社會責任。這些因素重疊在一起,讓法律不能真正貫徹實施,只會導致地方違法用地現象越來越嚴重。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深化改革開放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在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土地資源供應挑戰越來越大,硬約束日益趨緊。一方面由於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角度考慮,就必須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另一方面,發展是硬道理。全國各地追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必然需要土地這一基本要素作為支撐。尤其是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之下,城鎮和農村建設雙向擠佔土地資源,用地“兩難”局面將更為凸顯。
  面對土地資源“硬約束”,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職能部門更應該依法加強土地管理,既要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堅決遏制違法用地,又要創新土地利用方式和供應政策,保障發展用地需要,確保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永續利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國土部形成土地制度改革27條建議 支撐城鎮化轉型發展 2013-06-26
國土部:80城市保障房用地審批到位 2013-05-23
金隅股份被指違法用地 周口店億元項目停擺 2013-05-14
4月300個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量下滑 2013-05-07
安徽保障房和用地供應量不低於七成 2013-05-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