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信貸膨脹已到極限
2013-06-26   作者:記者 劉振冬/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外部的資金流入和內部的信貸膨脹,製造了中國的流動性泡沫。但眼下看來,中國的信貸泡沫或許已經達到極限。
  日前,評級機構惠譽國際對中國提出警告,“中國信貸規模達到極限,很難像過去那樣擺脫過度投資的困境,這意味着未來將面臨艱難時期。”惠譽國際駐北京的高級董事朱夏蓮甚至斷言,由信貸驅動的增長模式顯然即將崩潰。這會造成産能過剩的問題,並可能會將中國帶入日本式的通貨緊縮時代。
  惠譽國際做出這一判斷的數據基礎是,自雷曼倒閉以來,中國信貸總額從9萬億美元升至23萬億美元,在短短5年中複製了整個美國的商業銀行系統的規模。信貸佔GDP比在5年間從75%上升至200%,而美國次貸危機及日本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裂前該比值約為40%。
  在銀行信貸體系之外,中國的影子銀行近年來也瘋狂擴張。其中,規模2萬億的理財産品是銀行“隱藏的第二資産負債表”,使其可以規避貸款限制,繞開監管者防止貸款過度的措施。
  惠譽國際認為,這將成為風險的核心,一半的此産品款需要每3個月展期一次,另外25%的展期時間則低於6個月。惠譽國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理財産品的規模已高達13萬億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將在6月到期。
  中國政府顯然也看到了信貸膨脹的危害,開始了艱難的擠壓泡沫過程,這也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三度提出“激活貨幣信貸存量”的原因,這一表態彰顯出中央政府停止擴張性政策,不再用高貨幣增速推動增長,讓金融更好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意味。
  “政策意圖可能是通過短期資金利率高企倒逼銀行修正資産負債表,進而發揮存量貨幣的功能,提升貨幣流通速度,以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博時基金投資經理曾升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不能再依靠信貸過量投放 2013-06-24
[博客]不能再依靠信貸過量投放 2013-06-24
中國會出現信貸緊縮嗎? 2013-06-21
穩定信號下的信貸政策選擇 2013-06-21
銀行業要學會做好綠色信貸加減法 2013-06-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