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細則落地三月,一線城市房價漲勢依舊,面對不斷攀升的房價,房産稅試點擴容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作為下一步調控房價的儲備政策,房産稅被寄予了很大期望。圍繞房産稅的諸多話題,應中新網房産頻道邀請,北京理工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周畢文教授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房産稅擴圍須處理好存量房與增量房徵收標準,指望房産稅實施後房價大跌不現實,還建議徵收房産稅同時徵收空置稅以盤活房源。
房産稅擴圍須處理好存量房與增量房徵收標準
周畢文&&,房産稅的推開,要處理好基本徵收標準、不同産權類型房産如何徵收以及全國住房信息聯網等三方面問題,“這三個條件都成熟以後,還要處理好增量房和存量房徵收房産稅的關係,把這四條都想清楚了,我想可能才能大量實施徵收。”
他分析稱,房産稅之所以備受各方關注,因為中國樓市經歷幾輪調控後力度不斷加大,政策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但降房價的效果不如預期。各方希望房産稅的實行能夠有效遏制房價上漲,甚至有效擠出投機和投資泡沫,使得大量有效房源得以走向市場,從而增加供給;同時,投資者持有成本大量增加以後,進一步抑制購買需求,進而控制房價上漲。
各省都可以選一個城市來試點房産稅
對於房産稅試點城市的選擇,業內也有不少的討論,周畢文認為,徵收房産稅,需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我國現在地價過高,地方政府都有土地出讓的熱情,要解決現在土地供應的形式。其次,要保持最基本的,就是耕地的紅線。第三,試點還是要多點選擇,每一個省可能都有自己獨特的區域特點,其實各省可能都可以選一個城市去試點,當然從全國布局來説,各省選的城市最好也有省會城市,也有地級市,也有縣級市,因為現在搞新型城鎮化運動以後,會有大量的農村居民轉成市民,大量鄉鎮居民涌入縣城。
住房信息聯網困難:要明確公與私的界定
近期,對全面開徵房産稅有一定推動作用的全國住房信息聯網也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對此,周畢文談到,住房信息聯網的困難之處,首先是一個公與私邊界的界定,還有就是如何對待公務背景身份的人的收入合理性。
周畢文&&,困難其一就是信息聯網,涉及到個人或者家庭或者單位的秘密、隱私。很多個體會説和國家安全相關的不便公開,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説不宜公開,實際上就是一個私權利公權力邊界的劃分。信息聯網以後,公開到什麼範圍?是根據工作需要去披露?還是僅僅是了解情況,再合理去制訂政策?“所以這個事情首先是一個公與私邊界的界定。”
第二,信息公開,涉及到個人財産情況,當然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影響不大。但是對於所有以公務背景出身的身份的人,如何去對待他的收入的合理性也是值得注意的。
指望房産稅實施後房價大跌不現實
現在北京房價逐年升高,導致租房租金升高,如果房産稅在北京擴容,對於租房市場影響幾何也備受關注。對此,周畢文&&,對租房市場一定是有影響,指望房産稅實施後房價大跌不現實,可能還是一個房價上漲因素之一。
周畢文稱,回顧歷史,當限購政策一出來的時候,租房市場反應最快,租金急劇上漲。因為部分民眾沒有資格買房了,需求就涌向了租賃市場,導致房租上漲。
第二,從房主的角度想,房價攀升以後,如果價值兩百萬的房子,一年收租才收了四萬塊錢,假如要把房子賣了,房款存銀行還有可能拿六萬,所以房租也可能上漲。
他進一步&&,房産稅徵收後,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加收一塊,稅也是成本的構成,所以單純從成本角度推算,稅漲以後,指望房價大跌不現實,可能還是一個上漲因素之一。
徵收房産稅同時徵收空置稅以盤活房源
房産稅試點擴圍在即,而這一政策究竟能對降低房價以及打擊投資投機産生多少作用仍舊是市場爭論的焦點。周畢文&&,對於在房産稅徵收範圍之內的人而言,只要房産稅稅率增加的成本沒有高過房價上漲帶來的收益,一定還會把資金專注於買房、炒房等途徑等待升值。
他建議,以後不光考慮徵收房産稅,還可以效仿新加坡,適當考慮徵收房屋空置稅。
“有的煤老闆一下有一百套房屋,沒有時間和精力打理,只能全部空置。只要過幾年房價漲了50%絕對合適,但是這對於社會資源來説是極大的佔有和浪費。”因此周畢文認為,房産稅加空置稅,對於有效房源的控制可能也是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