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農委等相關部門了解到,該市最新&&了一系列包括“光伏下鄉”在內的支持光伏應用、促進産業發展新政策,通過健全産業鏈、挖掘內需“逆勢而上”,力爭在2015年將合肥打造成光伏年産值超過300億元的“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
自去年以來,受美國和歐盟“雙反”等影響,我國光伏産業普遍遭遇“寒冬”,光伏企業發展面臨着階段性困難。對此,合肥市發改委總經濟師朱勝利&&,該市的光伏企業與國內其他光伏企業一樣,都遇到了一定的發展困難。而此番“逆勢”大力推廣光伏應用,有利於拓展光伏發電下游市場渠道,消化過剩産能,加速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地區光伏産業健康發展。
據悉,為加快推廣光伏應用,合肥市除了在融資、技術、人才、補貼等各方面扶持光伏産業發展外,還將重點實施分佈式光伏屋頂、光伏大型地面電站、光伏照明、光伏下鄉等多項工程,並實現分佈式光伏發電的規模化應用。
“今年我們將選擇100戶貧困戶,由市、縣兩級財政集中資金,在這百戶的屋頂建立小型光伏發電站,發出來的電主要供貧困戶自發自用,結餘的電將並到電網。”合肥市農委總農藝師肖波介紹説,“該工程不僅不要住戶拿一分錢,還能增加貧困戶收入,預計1年1戶通過並網發電可以取得2500元左右的收入。”
目前,合肥市擁有25家光伏生産企業,年産值已達100億元以上,産業集群正在形成,綜合産能位於全國前列。合肥市計劃,通過此番&&的各項新政,力爭到2015年全市建成太陽能光伏光熱建築一體化項目200個以上,安裝各類太陽能光伏路燈、景觀燈10000套以上,光伏電站裝機容量達到500兆瓦以上,光伏産業産值超過300億元,成為全國重要的光伏生産、發電企業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