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京)軟體谷 IBM 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全面啟動
2013-06-25   作者:趙偉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6月18日,江蘇省首家軟體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在江蘇潤和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內舉行了落成典禮。這標誌着由江蘇潤和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南京)軟體谷管委會、上海國際商業機器工程技術有限公司(IBM)共建的“中國(南京)軟體谷 IBM技術聯合創新中心”已全面啟動。
  “中國(南京)軟體谷 IBM 技術聯合創新中心”是以上三方於2012年9月28日在江蘇省南京市正式簽約共建。本次三方合作,旨在利用IBM的創新技術結合潤和軟體強勁的軟體研發實力和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在全國最具競爭力的園區內展開闔作,強強聯手,推動地區智慧城市、物聯網及雲計算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實現,並建設智慧園區智能分析中心和企業雲服務軟體平台。
  此次三方合作,就潤和這一方來講,與國際IT諮詢業巨頭合作聯手,在提高綜合競爭能力,發揮其自身核心技術特長的同時,也反映出其長遠的行業布局,對於潤和軟體的發展有着多層次的意義。
  一、聯合創新中心將深化和實踐潤和軟體“國際化、專業化、高端化”發展思路
  通過結合離岸成本優勢,累積行業技術經驗以及靈活調度企業內外部資源,在“供應鏈管理軟體”、“智能終端嵌入式軟體”和“智能電網信息化軟體”等領域打造了具有市場影響力的高端軟體外包服務品牌。
  聯合創新中心將深化和實踐這一發展思路。通過與世界知名IT諮詢企業的合作,聯手進入企業IT戰略諮詢、IT發展規劃諮詢、信息系統選型與設計服務,形成豐富的提升IT諮詢能力的行業知識庫、案例庫和方法論,帶動本土解決方案擴大市場;滿足國內大型信息系統諮詢設計的需求;利用IBM的技術和市場能力,強化了全球的高端業務布局,促進現有業務模式的提檔升級。
  二、聯合創新中心是潤和軟體向解決方案商轉型邁出的重要一步
  從2006年以來,潤和軟體一直關注着市場的變化和發展,並清楚地認識到,軟體作為獨立的套裝産品形態將會越來越少,更多的軟體將以服務方式提供給客戶,IT服務將逐漸成為軟體産業的主體。從理論上講服務的交付能力是沒有止境的,涉及到從諮詢能力、設計能力、架構能力、系統集成能力、技術能力、商業執行力等等各個方面。潤和軟體的發展方略正是抓住了這一根本所在。
  三、聯合創新中心將提高潤和軟體在大型重點項目中的綜合競爭力
  聯合創新中心在智能電網、節能減排、信息安全、智慧城市等領域,契合國家新的信息化工程機遇,提供各類工程信息系統集成項目。抓住物聯網、車聯網産業發展機遇,推出一批領先的應用解決方案。利用雲計算技術,改造一批傳統的行業解決方案,支持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建設面向行業應用的SaaS平台。以電子政務、智能環保、金融等行業為突破口,提供高效節能的應用解決方案。這些項目既基於IBM世界領先的技術平台,又有潤和軟體多年在這些項目上積累的特長和經驗。
  通過創新企業的決策、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的方式,來確立企業未來的競爭優勢。這樣的服務構架和理念可以持續加強潤和軟體在智慧城市、物聯網、雲計算及智能分析方面的技術能力,有助於未來擴大其産品應用市場,提高在大型重點項目中的綜合競爭力。
  四、聯合創新中心將使潤和軟體凸顯區域範圍內的標杆作用
  聯合創新中心引入IBM合作夥伴扶植計劃和渠道大學項目,基於IBM軟體的聯合解決方案,可以對區域內的軟體企業、客戶和渠道經銷商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持;對區域內軟體企業進行認證;對區域內軟體企業提供基於IBM平台的技術指導、開發及應用測試相關的支持,能夠更好地服務區域內軟體企業,大規模帶動軟體企業在高層次水平快速發展;聯合創新中心輻射作用,採用三方合作的創新模式招商引資,有利於引進更多的世界500強企業進入中國(南京)軟體谷,並有效地將成果落地。為軟體谷探索産學研相結合,及更多地跨行業多點面聯合創新、建立聯合發展道路的模式奠定了基礎。
  聯合創新中心為區域內軟體企業提供高水平公共服務,促進軟體企業向軟體谷集聚,將逐步成為軟體谷企業利用外部優勢資源創新的典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對打車軟體該不該亮“紅燈” 2013-06-07
北京將推出統一打車軟體 "手機叫車"成全球新寵 2013-06-06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在京舉行 2013-06-04
Windows軟體政府採購驚現真假合同 2013-05-31
叫停打車軟體有違市場和法治精神 2013-05-2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