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難抑 地方養老金投資亟待規範
2013-06-25   作者:記者 李唐寧/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司司長陳良24日&&,在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狹窄,實際收益率遠遠低於CPI的背景下,當前有些地方已經出現地方養老金進行基礎投資建設的衝動,建議加強引導,制定統一的制度,規範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
  陳良是在由社科院和中信銀行等機構合辦的“拉美養老金改革對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體制改革的啟示”國際研討會上做上述&&的。
  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養老保險的範圍不斷擴大,並已經實現了制度的全覆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末,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及生育保險基金資産總額達到39835億元。但其中委託運營僅918億元,佔總額比例僅為2.3%。
  “由於積累的基金的規模很大,不少地方領導覺得貶值可惜,也覺得這部分資金應該用於當地的經濟建設,因此出現了新的投資衝動。”陳良説。
  陳良認為,當前中國養老金投資運營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投資運營政策不配套,國家沒有&&養老金投資運營的整體辦法,各地只能根據現行社會保險資金管理條例,將結存的資金買國債或是存銀行。在實際運營中,主要是銀行存款,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活期存款。
  陳良&&,中國人口老齡化來勢迅猛,未來基本養老保險的支付壓力巨大,除了繼續增加政府財政投入外,必須及早謀劃,拓寬基金投資渠道,努力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確保制度的可持續性。
  對於下一步養老金投資運營體制的改革,陳良&&,應該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來建立養老金投資模式,首先是確保基金安全,在任何情況下爭取本金不會損失。
  中信銀行副行長蘇國新在研討會上也&&,在資産快速增長的同時,應適時調整和完善養老保險基金的繳費來源、資産運營和投資監督等管理模式。
  “比如,從已採取市場化管理方式的企業年金來看,個人賬戶制度具有強制性,提升了職工繳費的積極性,也為受益人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資組合。”蘇國新説。
  對於社會上“養老金入市等於炒股票”的解讀,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鄭秉文呼籲扭轉這一狹隘的理解。
  “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體制改革是一種多元化的體制改革,也就是説,完全是一種配比的關係。在投資比例、産品持有上,完全可以達到一種對衝的狀態。”他説,“進行投資體制改革以後,用立法的形式、用政策的形式,保證每一類産品的收益最大化,是一個非常好的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養老金投資的急與不急 2013-04-26
專家稱1000億元養老金投資收益應歸個人賬戶 2013-04-02
侯外林委員:啟動個人延稅型養老金投資賬戶試點 2013-03-09
延遲退休不如加大養老金投資力度 2012-06-20
養老金投資運營初步方案或將擱置 2012-06-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