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委&&最嚴格嬰幼兒奶粉制度
參照藥品管理辦法 嚴格新建擴建項目核準
2013-06-21   作者:記者 曾亮亮 白田田/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20日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實現嬰幼兒配方乳粉從源頭到消費全過程監管、提高質量安全水平,提振國産奶粉的消費信心。據悉,這是我國目前&&的最嚴格嬰幼兒配方奶粉制度。
  根據《意見》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嚴格管理,嚴格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企業許可條件,並且採取藥品企業GMP認證模式完善審核制度,建立原輔料備案制度,並且試行在藥店專櫃銷售。嚴格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建和擴建項目的核準。
  《意見》還指出,突出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首負責任。任何企業不得以委託、貼牌、分裝方式生産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産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産嬰幼兒配方乳粉。
  國家食藥總局副局長滕佳材介紹説,截至2012年底,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企業127家,已淘汰了475家生産條件差、質量安全保障能力低的乳製品企業。
  “儘管質量安全指標和營養指標顯示,國産與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沒有明顯差異,但由於我國乳製品産業基礎仍然比較薄弱,從業者道德誠信和法律意識不強,監管能力還不強,影響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問題的隱患仍然存在,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加以解決。”滕佳材指出,《意見》對提升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促進我國乳製品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巡視員高伏透露,按照《意見》的精神,“十二五”期間不再審批新建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項目,今年主要展開清理審核。“美國嬰幼兒配方乳粉消費量比我國大,只有四家企業生産,可我國卻有127家企業。”他説,未來工信部的重點是鼓勵這127家企業兼併重組,但在此過程中進行的改建、擴建項目一律不核準。
  “乳製品企業特別是嬰幼兒乳粉企業,不能一味追求産能和規模而放棄質量。”光明乳業副總經理李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國家的政策對於行業發展是好事,企業要有長遠的眼光,首先踏踏實實把産品和市場做好,有合適的機會再進行兼併重組,這樣才符合消費者的利益。
  近年來,“洋奶粉”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各類品牌數量達到100多個,其中也不乏在國外貼牌生産的“假洋鬼子”,存在不符合中國國家標準等問題。對此,《意見》加大了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管力度,進口商必須保證其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實施‘批批’檢驗。”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長林偉告訴記者,嚴格對向我國出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境外生産企業進行註冊管理,2014年5月1日前完成註冊工作,只有獲得註冊企業生産的乳品方允許進口。“對經檢驗不合格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採取退運或銷毀措施,列入‘黑名單’禁止其進口。”
  對於海外貼牌的“洋奶粉”能否在國內銷售,國家食藥總局食監一司副司長馬純良&&,《意見》中提出的不得以委託、貼牌、分裝方式生産奶粉,是針對國內的企業,對於進口奶粉則要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相關規定,只有經過註冊的品牌才能向中國銷售。
  “國産嬰幼兒奶粉在質量安全指標和營養指標上與進口乳粉沒有明顯差異,是完全可以吃的。”中國食品安全評估中心專家陳君石説,儘管這樣,但與國外知名乳品企業相比,我國乳品企業內部質量管理的投入和管理水平上有較大差距。一是由於認識不足,缺乏長遠觀點;二是怕增加成本,競爭不利。
  很多人擔心參照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配方乳粉,可能提高奶粉成本、增加消費者負擔。對此,馬純良指出,“大家沒有必要擔心價格問題,因為嚴格管理維護了市場秩序,而價格會由市場進行調控。”
  “這些措施不會增加企業成本,也不會導致産品價格上漲。”蒙牛乳業副總裁丁聖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九部委:奶粉生産企業須有自建自控奶源 2013-06-20
強強聯合不是重塑奶粉信譽的“七寸” 2013-06-20
九部門將聯合發布嬰幼兒奶粉安全意見 2013-06-19
工信部:未來兩年奶粉行業集中度將超70% 2013-06-19
國內奶粉業有望強強聯合 增加企業誠信度是關鍵 2013-06-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