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鐵礦石市場陷入低迷時,債務纏身的世界第四大、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生産公司福蒂斯丘金屬集團(Fortescue Metal Group)在高息鉅額新債務的支撐下強行擴大産量,這次豪賭能夠幫助這家企業自救成功嗎? 福蒂斯丘金屬集團成立於2003年,在鐵礦石價格飆升的日子裏,福蒂斯丘以大膽下注的狂放型經營策略,短時間內躥升為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産商。不過,急速成長遺留下大量問題,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福蒂斯丘經營産品品種單一。它是全球前四大鐵礦石生産商中唯一隻單純經營鐵礦石的企業,這使全球市場上鐵礦石價格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到福蒂斯丘並不穩定的資金鏈。因此,在當今鐵礦石價格持續低位徘徊的時候,澳大利亞媒體評價説,“福蒂斯丘被廣泛認為是鐵礦石行業表現最‘熊’的企業。” 2012年下半年,福蒂斯丘由於可能無法償還即將到期的債務,市場上紛紛猜疑其是否會倒閉。但福蒂斯丘拖欠銀行款項過於巨大,“它活着比死了,對於貸款銀行更有價值”。於是,投資銀行在2012年9月的債務償還的最後時刻與福蒂斯丘敲定,提供一筆50億美元的定期貸款。福蒂斯丘公司負責媒體&&的Yvonne Ball在回復《經濟參考報》記者的電子郵件中説:這筆債務安排為福蒂斯丘提供了額外的流動資金。福蒂斯丘第一筆債務的到期償還日也推遲到2015年11月。 然而,這筆能夠保證福蒂斯丘短期存活的貸款,一定意義上是“飲鴆止渴”,因為這使福蒂斯丘債務總額達到120億美元,美國投資專業網站Motley Fool認為,目前福蒂斯丘債務對資産比率目前已經超過226%。另外,由於新債務是高息債務,長期承擔負擔巨大。 對於福蒂斯丘陷入債務怪圈的原因,“我的鋼鐵網”諮詢總監徐向春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分析説:“福蒂斯丘發展之初便實行迅速擴張的經營模式,由於自有的財務實力不足,導致它必須通過大筆的借貸來進行投資,隨後再通過項目的投産帶來的利潤償還其債務,因而導致它陷入了新債抵舊債的僵局。” 福蒂斯丘如果要從新一輪債務豪賭中翻盤,最直接的希望有兩個:一是通過增産增加盈利能力;二是海外資金入股幫助解困。然而,業內專家認為,這兩點希望都不易達成。 首先,福蒂斯丘正在強行大幅增加産量。根據福蒂斯丘公司提供的材料,這家公司位於所羅門採礦中心的火尾礦即將投産,集團鐵礦石年産量將提高至1.15億噸。同時,按計劃集團將在2013年底完成國王礦山的建設,集團鐵礦石年産量將進一步提高至1.55億噸。 對於這種增産的效果,英國投資網站Proactive Investors算了一筆賬:福蒂斯丘去年鐵礦石生産成本約為每噸80美元,而今年這項成本可能會升至每噸90美元左右,加上利息成本,福蒂斯丘的鐵礦石成本要達到每噸100美元。按照當前市場上每噸鐵礦石價格120美元計算,福蒂斯丘的盈利前景有限,無法擁有足夠利潤償還未來債務。 拯救福蒂斯丘的另一個方法就是迅速吸引到海外資金,幫助福蒂斯丘償還部分甚至全部高息債務,降低債務利息的成本。 針對多家中國鋼鐵企業傳來福蒂斯丘正在與其接觸吸引投資的説法,徐向春評價説,尋求優質礦産資源是中國收購海外鐵礦石公司的長期目標。相較於澳大利亞其他礦業巨頭,如力拓和必和必拓,福蒂斯丘的投資成本過高、礦産品質不高、利潤較低,且發展模式過於激進,這些都造成了其性價比不如其他老牌礦業公司。中國企業在得到福蒂斯丘資産的真實估價前,不要做投資的最後決定,不要想吃餡餅卻落入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