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19日在此間舉行的海峽中小企業“成長上市”高峰論壇上&&,中國經濟在目前的水平站穩是大概率事件,再下一個&階的可能性不大。
當前,全球對中國經濟的認識産生很大的分歧。一些人看空中國經濟,國際市場不僅擔心中國經濟回落,而且擔心中國目前7%-8%GDP增長率有可能還會下跌,甚至跌到6%左右。“這是太過悲觀的看法,這種可能性不大。”巴曙松認為,中國經濟從2010年一季度開始逐季回落,到去年第3季度回落過程結束,短期內基本站穩。
“當前的經濟形勢跟1996-1997年時非常相似。”巴曙松説,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經濟大規模擴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很寬鬆,帶動經濟兩位數增長。到1995-1996年站穩,實現軟着陸,經濟增速下滑。當時中央政府用了很多辦法才把經濟重新啟動。
巴曙松認為,現在的狀況比當時好多了。當時未經改制的傳統的國有企業在中國經濟中佔主導地位,企業整體經濟狀況比現在差很多,且産能過剩比現在嚴重,産成品與原材料庫存比現在多很多。當時産能利用率僅30%,現在産能利用率在40%以上。當時社會三角債問題非常嚴重,銀行壞賬率達40%左右。現在銀行壞賬率雖然總體上有所上升,但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非常高,風險可控。
巴曙松説,中國正處在調整經濟結構、産業升級的階段,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去庫存、去産能、去杠桿。中國經濟的杠桿率降到溫和的低點後,經濟會重新啟動。
他告誡廣大中小企業:“在當前壓縮産能的階段,中國宏觀政策不會輕易釋放寬鬆的信號,中性偏緊的宏觀政策基調很可能會持續到今年底甚至明年。企業家一定要有心理準備,要轉過彎來,不能期望政府會再&&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