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國內維C縮水一半 辯稱不只我們在華賣得貴
2013-06-19   作者:黃志偉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昨日(18日),本報刊發《安利涉嫌違規銷售保健品:多款産品批准文號過期仍在出售》報道後,安利中國公共事務部的有關人士就 “産品批號兩年續證未獲批”進行了説明。

  安利中國公共事務副總監王汝華對記者&&,在2011年産品批准文號過期就申請了再註冊並獲受理,但是至今安利的産品再註冊申請,仍未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批准。

  對於兩款兒童飲品實為普通食品,卻以保健食品名義銷售的問題,安利中國承認存在瑕疵,目前公司官網已就相關內容做了相應調整。王汝華&&,如果消費者是因安利的保健功能宣傳而購買該産品,可以向公司反映並要求退貨。

  批號續證為何兩年未批

  記者調查發現,安利紐崔萊旗下兩款保健食品紐崔萊蛋白粉和維生素C(兒童款)的保健食品批准字號已經過期,但仍在出售。

  對此,安利中國給本報發來公開聲明稱,根據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7月23日發布的《關於保健食品再註冊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食 藥監許[2010]300號)規定:“申請人已提出再註冊申請並已受理的,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未作出審批結論前,其原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繼續有效。”

  安利中國出示的由廣東省食藥監局再註冊受理文件顯示,上述兩款産品的再註冊受理日期分別為2011年1月和2月。

  根據2005年&&的 《保健食品註冊管理辦法》規定,企業提交再註冊申請後,國家監管部門應在40天內做出是否審批決定。但是,為何兩年多了,安利産品的再註冊仍未獲批呢?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審批的保健食品只規定了5年的有效期,但是此前很多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沒有有效期限定。對於到期的保健食品的重新註冊問題,因《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至今未&&,新的監管措施也難以明確。

  公開報道顯示,國家食藥監總局&&,今後要針對保健食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高保健食品准入門檻,確保産品質量安全。相應的《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也將加緊&&。

  據了解,此前亦有相關的保健産品存在申請再註冊兩年未批的情況。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賈亞光接受記者採訪時&&,相關監管機構人員調整頻繁,也是保健食品再註冊緩慢的重要原因。

  國家食藥監總局是保健食品的批准部門,然而昨日,記者屢次撥打查詢到的食品安全監管三司的電話,該電話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國內版維C含量為何縮水

  對於本報上述報道中所提及的安利美版和國內版産品存在不同差異,以及産品價格昂貴等問題。王汝華稱,美版的維生素C規格為含有維生素C500毫克,而國內維生素C的含量只有250毫克的原因,是由於中國對於維生素C的攝入量審批比較保守,否則就屬於超劑量服用。美國版的倍立健為3包,國內只有兩小包也是審批的原因。

  然而,記者在國家食藥監局總局的官方網站上卻查詢到一款高劑量獲批産品。一款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20120454的維生素C産品,其維生素含量為457.2毫克,十分接近安利美國版的維生素C含量。

  安利美國官方網站顯示,安利紐崔萊維生素C美國版的價格為62.85美元 (按照昨日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385元)。而該款維生素C我國價格為347元,含量相差一倍,但是其價格卻相差不多。

  王汝華解釋稱,産品價格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是由於關稅、中國特殊的市場環境等原因造成,“很多國外産品在中國賣得比國外貴,不止我們一家。”

  普通食品為何歸類為保健品

  對於上述報道中指出的兒蛋飲品(天然草莓味)、兒蛋飲品(巧克力味)兩款産品實為普通食品的批准字號,但是卻被歸類為保健食品,並且有直營店和客服人員宣稱其有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能。

  王汝華&&,在這方面,安利中國確實存在瑕疵,目前安利中國官方網站已經進行了調整。他同時還強調,安利中國不會主動進行違規宣傳,不過也有可能存在違規現象,如果因接受其宣稱保健功能而購買産品的顧客可以向安利反映並要求退貨,前提是提供安利進行違規的證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安利蛋白粉等保健品批號過期 2013-06-18
安利紐崔萊檢出凈含量虛高 2012-07-27
員工股轉讓給機構 中國平安利空警報解除 2012-05-15
雅芳壓安利險居直銷企業榜首 2012-04-23
7月起安利紐崔萊漲價11% 2011-06-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