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在政策選擇方面猶豫不決的態度正令許多投資者失去耐心。這些人希望美聯儲能像金融危機期間那樣拿出果斷、直接和簡單的舉措。
美聯儲的謹慎態度與近期暗示今年晚些時候將縮減購債計劃後所引發的市場波動無關,更多地與經濟指標的表現有關。貨幣政策只會對就業等問題産生間接影響,而物價則不一樣。如果定於周二公布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漲勢仍然不振,可能為那些希望美聯儲維持定量寬鬆政策的市場人士提供依據。
美聯儲已&&,如果折合成年率的預期通貨膨脹率升至2%以上,可能開始收縮刺激舉措。最新的數據顯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密切關注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同比僅上升1.05%。這不僅顯著低於上述門檻,也處該數據1960年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
對於曾多年研究大蕭條的伯南克來説,最不願看到的就是通貨膨脹的放緩演變為通貨緊縮。交易員們目前正等待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政策會議結果於周三下午公布,他們認為不太可能有重大的政策調整。如果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CPI漲幅溫和,交易員們的這一想法將更加堅定。
不過,麻煩的是,引發市場泡沫並不是美聯儲維持定量寬鬆帶來的唯一風險。美聯儲購買的債券越多,收回定量寬鬆後的後遺症就越顯著。不管這麼做是否合理,都會讓美聯儲的批評人士找到藉口,後者認為美聯儲所做的正超越為經濟提供刺激,而變為債務貨幣化,而債務貨幣化正是導致其他一些國家以往爆發嚴重通貨膨脹的原因。
伯南克應該明白嚴重通貨膨脹對於經濟而言意味着災難。但眼下他面對的問題是美國通貨膨脹並非過高,而是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