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農業部、財政部、銀監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共同啟動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其中規模經營和金融服務等領域將成為改革突破的重點。 據了解,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將着力在探索建立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農業經營新體系、以訂單農業為基礎的産銷新模式、以資金整合使用為重點的財政支持新方式、以金融資本為核心的農業投融資新機制和以農業保險為保障的風險防範新措施等方面先行先試。 農業部和財政部確定了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玉田縣等21個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為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示範區。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5月份在河北省玉田縣調研時&&,當前我國農業改革與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亟須在規模經營和金融服務上取得突破。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出,要創新農業生産經營體制,穩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同時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4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開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第一項主要任務即是創新農業生産經營體制,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未來十年是中國農業轉型最關鍵的十年。”中國農業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閣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隨着土地流轉後規模化程度的提高,農業生産組織方式將發生變化,過去是“公司+農戶”的模式,將來“公司+農場”可能成為主流。 農村金融改革同樣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近幾個月,全國人大調研組前往山東、北京、延邊州等地專門就農村金融改革進行了調研,本月底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將審議國務院關於農村金融改革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建國在北京調研時指出,目前農村金融仍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要進一步加強對相關農村金融機構的監管,繼續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建設,研究創新涉農貸款抵押擔保辦法,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扶持政策等。 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謝平認為,過去十年我國在農村金融改革上的投入超過2萬億元,但很多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在新一輪的農村金融改革中,要做到市場化的改革,由市場和投資者來決定哪種形式更適合當地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