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昨日召開例行新聞通氣會,對近期市場較為關注的創業板再融資辦法、國泰君安”特批上市“、券商申請公募基金牌照、比特幣基金等八大熱點問題進行了集中回應。
創業板公司
未安排專項檢查 再融資辦法研究中
近期,部分創業板公司股價一路攀升,引發市場關注。有媒體報道稱,監管部門正對漲幅過大的創業板公司開展現場專項檢查。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有關報道不屬實,證監會近期沒有安排各地證監局對創業板公司進行現場專項檢查,各地證監局每年有對轄區內上市公司例行檢查的任務,但屬於日常工作,並沒有專項安排。
對於市場較為關注的創業板再融資辦法是否會很快推出的問題,該發言人強調,創業板再融資辦法目前還在研究當中,將在條件成熟時及時向市場公開。
千足珍珠
存在同業競爭及部分關聯交易未披露問題
近期證監會集中通報了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案件。同時,也有媒體刊發了針對上市公司千足珍珠涉嫌關聯交易的質疑。
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針對上述質疑,千足珍珠5月16日停牌,並開展了自查,5月21日,千足珍珠發布了澄清公告。不僅如此,證監會及時關注到上述質疑,浙江證監局及時開展了現場檢查,經初步核查,發現其存在同業競爭及部分關聯交易未披露問題,浙江證監局已要求公司整改並採取了相應的行政監管措施。6月4日,千足珍珠發布了董事會決議公告,審議通過了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等議案。
秋盛資源
IPO存在需進一步核實內容
目前IPO在審企業第一階段抽查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據介紹,調查發現,廣東秋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第一批抽查企業之一,檢查組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公司存在尚需進一步核實的事項,證監會稽查部門已經安排對此進行初步調查,後續進展將及時向媒體通報。
針對近期媒體報道較多的上市公司案件,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證監會上市部、各地證監局以及交易所高度關注媒體報道提出的質疑,並快速反應及時處理。對於重大的媒體質疑,為避免引發市場異常波動,滬深交易所會根據股票上市規則對股票作出停牌處理,並要求公司及時自查及時澄清,各地證監局也將根據上市公司自查情況,結合媒體質疑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核查措施;上市部也向證監局、交易所了解媒體質疑處理情況,並指導協調證監局、交易所及時處置。對投資者較為關心的質疑,證監會將通過新聞發布會統一發布。
國泰君安
依法合規地推進首發上市 不會特批上市
近期,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向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行政許可事項的申請材料,有媒體報道稱監管部門將特批其上市申請。
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近期證監會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條件,對國泰君安遞交申請材料的齊備性、合規性進行形式審核,由受理部門出具了首發申請的受理通知。下一步將根據證券法、公司法、IPO辦法等法律法規,依法合規地推進國泰君安首發上市審核工作,不存在部分媒體所報道的特批上市情況。
公募牌照
券商申請公募牌照須四個環節
新《基金法》已於6月1日正式實施,與此同時,相關配套管理辦法正在徵求意見,新法律法規支持符合條件的券商等機構從事公募基金業務。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介紹,證券公司申請公募牌照程序上本着方便申請的原則,簡化為四個環節:一是現場檢查,由所在地派出機構、基金部、機構部、信息中心對申請人進行聯合現場檢查;二是證監會機構部對申請人依法出具相應的監管意見;三是申請人持現場檢查結果及機構部監管意見向證監會正式提出申請;四是證監會基金部受理材料後,進行資格審核,對符合規定的給予批准。
據悉,與基金公司的設立審核程序相比,該審核流程明顯縮短,體現了共同監管協同監管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證券公司等資産管理機構申請牌照要符合基金法及各現行有效的規章要求,如避免利益衝突、同業競爭和人員兼職方面的要求。
該發言人強調,新《基金法》剛剛實施,其他資産管理機構要制定相應制度和細則,做好準備工作,目前尚未收到機構進行現場檢查的申請。希望符合條件的資産管理機構申請公募牌照,依法開展公募業務,不斷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為持有人提供更好的理財服務。
比特幣基金
須對投資者權益保護做出應有安排
作為時下較熱的虛擬貨幣,比特幣逐漸進入投資者視野,有媒體報道了國內首支比特幣基金開始募集的消息。
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該類基金以有限合夥的形式成立,按照合夥企業法,有限合夥設立私募基金投資者人數不得超過50人,該類基金作為新興事物面臨規範運作的問題,同時這種形式目前並不在基金法監管範疇內,同時比特幣是虛擬貨幣,作為新型投資産品,有關部門還在觀察研究。
該發言人強調,希望比特幣基金的發起設立人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規範運作,同時充分揭示風險,對投資者權益保護做出應有的安排。
上海家化
基金公司調整估值並未損害投資人權益
上海家化事件發生後,重倉持有該股的多家基金公司紛紛發布估值調整公告,市場人士質疑基金公司估值調整損害了投資人權益。
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證監會對此情況進行了了解,根據進一步規範證券投資基金估值業務指導意見等相關規定,各基金公司基於不同的價值判斷,對旗下基金持有上海家化估值進行調整,根據基金合同的約定,進行了公司內部估值程序,並經基金託管人覆核,依法對外披露,這種做法並不違反相應的規定,未對基金持有人權益做出損害。
萬福生科
萬福生科案應補償總金額1.79億元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還介紹了萬福生科案簽署《和解承諾函》的情況。
經統計,萬福生科案應補償投資者總賬戶13246個,應補償總金額179345354元。截至6月6日,適格投資者利益專項補償基金網站已有註冊賬戶12048個,佔適格投資者賬戶總數的89.74%;已經簽署《和解承諾函》的賬戶數11648個,佔應補償適格投資者總賬戶的86.76%;註冊賬戶涉及的補償金額173886039元,佔應補償總金額的96.96%;已經簽署《和解承諾函》投資者涉及的補償金額共計169437594元,佔應補償總金額的94.48%。補償工作進展順利。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特別強調,接受適格投資者網簽時間將持續到6月11日23時,凡願意接受補償,但尚未完成網簽操作的適格投資者要抓緊辦理。目前,適格投資者已經能夠通過交易系統查詢深市A股證券賬戶的補償權份額,獲知補償金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