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必須對歐盟進攻性貿易政策説“不”
2013-06-06   作者:張茉楠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不顧中國強烈反對和歐盟內部抗議,歐盟委員會還是“義無反顧”地對中國光伏産品課以懲罰性關稅。作為回應,中國也立即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面對歐盟對華貿易政策的強硬轉向,被動回擊已遠遠不夠,中國必須“多管齊下”,全面出擊,敢於對歐盟“硬碰硬”。
  根據歐盟委員會決定,將從6月6日起對中國光伏産品徵稅11.8%,如果在兩個月內無法達成新的協議,則開始執行平均47.6%的懲罰性關稅。初步測算,此次“雙反”涉及中國光伏産業200多億美元的出口,佔2012年歐盟對華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70%以上。這也是2010年以來,歐盟對中國生産的調製解調器、銅版紙、有機涂層鋼板相繼發起反補貼調查後的最大規模貿易救濟案。
  中國與歐盟在光伏産業鏈中是上下游的共生關係,處於同一價值鏈中。如果中歐貿易戰升級,不僅會對中國光伏産業造成沉重打擊,光伏産品最終價格提高也將傷及歐盟消費者利益,迫使各零售商和組裝企業大幅裁員,危及整個太陽能産業鏈,可謂是“雙輸”的局面。
  那麼,歐盟委員會何以咄咄逼人?歐盟對華貿易政策又為何趨於強硬呢?恐怕得把它置於歐盟貿易新戰略框架下去解讀。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機,特別是在歐盟一體化進程受阻以及歐債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嚴重困擾下,歐盟旨在保護本土市場、爭奪海外市場的進攻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2010年11月9日,歐洲委員會公布名為《貿易、增長和世界事務》的新貿易戰略文件,勾勒出未來5年(2011年至2015年)歐盟貿易政策,其政策重點就在於以貿易促進歐盟經濟發展,充分挖掘對貿易夥伴的潛力。
  歐盟認為,維護自身利益所面臨的挑戰已不再停留於傳統的關稅壁壘,而是潛藏在海關之後的市場准入障礙和其他威脅。深入對方市場,掃除這些障礙,是歐盟的利益所在。
  也正是圍繞歐盟貿易新政策,我們可以看到,2010年以來歐盟對外貿易戰略越來越具有進攻性,特別是對被視為最具潛力貿易夥伴的中國展開了凌厲攻勢。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作為世界上實施貿易救濟措施第三多的經濟體(僅次於印度和美國),歐盟有三分之一的貿易救濟指向中國。截至2011年,歐盟共對中國産品發起169起反傾銷調查案件,對50余類輸歐中國産品徵收反傾銷稅。
  歐盟對華貿易政策已經出現趨勢性轉變,而此次對中國光伏産品的“雙反”裁定可謂是對華強硬貿易政策的延續。隨着2016年非市場經濟地位例外條款大限臨近,加之中國全球經濟地位的提升,歐盟必須尋求對華貿易救濟的新方法,以便能夠繼續把中國作為貿易救濟的重點對象,以此來平衡中歐貿易關係,於是光伏産業不幸成為受害者。其實,從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德古赫特“若能找到雙方妥善解決方案,臨時性關稅將停止徵收”的表態,已經不難看出歐盟為今後爭取談判籌碼的戰略意圖。
  現在看來,中國必須改被動防守為主動出擊。由於歐盟在反傾銷調查框架中存在規則不透明、制度不清晰、濫用反傾銷且明顯針對和歧視中國産品的現象,中國必須將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上訴至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與此同時,考慮到貿易保護不是歐盟的目的而是手段,其最大企圖還在於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因此,充分了解歐盟貿易新政策的動向,積極推動中歐自貿和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才可能爭取主動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世貿組織成員質疑美貿易政策 2012-12-21
高虎城:現行國際貿易統計誤導政府的貿易政策 2012-09-21
歐盟收緊貿易政策 中國首當其衝 2012-06-19
[博客]關注歐盟貿易政策新動向 2011-02-25
歐盟將調整對發展中國家貿易政策 2010-03-1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