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股市在對安倍經濟學的質疑中大幅調整了兩周時間,市場一直在期待有更多的刺激經濟措施&&。據多家外媒報道,日本計劃在全國設立經濟特區,並可能對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的投資方向進行改變。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本週晚些時候公布的日本綜合性增長戰略中,日本計劃在全國設立經濟特區,以實現振興經濟的目標。這一計劃將圍繞所謂的經濟復興計劃“第三隻箭”展開。預計總體方案將於6月14日獲得內閣批准。 與其他措施類似,成立經濟特區也是對日本國內外企業長期呼籲的一種回應。醞釀中的部分措施包括:增加從東京羽田機場發出的國際航班數量,提高海外日本高管的醫療福利,為前沿行業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建立更加靈活的就業系統。儘管經濟特區的具體細節還沒有敲定,但負責該項事務的內閣總務大臣新藤義孝(Yoshitaka Shindo)&&,成立特區的目標,是通過大膽的監管改革和稅收優惠在日本創造寬鬆的企業經營環境。他在接受採訪時稱,成立特區是安倍內閣增長策略的核心項目。 對於安倍政府來説,如何改善商業景氣度一直是他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 日本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有所回升,不過,日元貶值的積極方面影響似乎還沒有傳導給實體經濟。財務省公布的第一季度法人企業統計數據顯示,除金融與保險業以外的全行業資本支出(設備投資)為1139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95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9%,連續兩個季度下滑。顯示企業對日本經濟增長態勢仍然心存疑慮,對擴大投資持慎重態度。企業投資中,製造業減少了8.3%,主要是對收益惡化的電器設備投資降幅加大。 伊藤忠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丸山義正在談到這項數據時&&,雖然經濟正在復蘇,但産出和産能利用率水平依然過低,不足以支持更高的資本開支。但也有觀點認為,考慮到歐洲經濟衰退、中國經濟放緩、以及明年日本上調銷售稅可能産生的不確定影響,庫存的強勁上揚並不必然會造成資本支出的上升。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安倍6月3日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解除管制的重要性優先於經濟增長策略。因此建立經濟特區,解除管制,減稅等將是安倍振興地區經濟和企業信心的一項措施。 此外,根據6月4日的《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包括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資基金以及其它100隻半政府性質的日本公共養老基金正面臨着投資策略的改變,從原先主要投資於國債市場轉向更多地投資更高風險的資産。日本政府正準備要求該國超過兩萬億美元的公共養老基金增加對股票和海外資産的投資。 據稱,日本政府將於7月設立一個小組來考慮公共基金投資策略方面的事宜。新的政府工作組將更廣泛地評議公共基金的投資策略,包括將投資組合多樣化,建立改善風險管理的結構。 不過這一策略也存在一定風險。安倍採取財政和貨幣雙寬鬆的刺激措施來促進經濟增長,但是日本必須面對鉅額的公共債務。而日本的高儲蓄率一直是日本承受鉅額公共債務的保證。然而,一旦這部分資金髮生轉移,那麼對於市場利率來説無疑將起到推升的作用。 日本經濟的關鍵問題是,結構性問題需要結構性改革來解決,對於這一點,安倍政府似乎還拿不出什麼好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