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曾經備受銀行推崇的超級網銀業務如今卻飽受猜測和指責。近期全國連續出現多起各大銀行客戶被騙案件,一位客戶在24秒內被騙子卷走10萬元資金,許多超級網銀使用者惴惴不安。根據金山毒霸安全中心對105家商業銀行超級網銀授權功能的驗證,85家超級網銀授權風險較大,佔比超八成。 據《北京商報》報道,不久前,陳女士在某購物網站選中了一款200元的服裝。商家&&,要先向廠家訂貨,之後再由陳女士來進行支付,並向陳女士提供了一個“代付鏈結”。(代付操作是一種網購服務,即甲購買商品,但由乙來付款。) 陳女士在代付鏈結上進行了支付,卻無法像往常一樣查到交易記錄,於是向店家諮詢。店家&&:“系統出現異常,請您現在抓緊時間&&異常訂單處理中心客服簽約為您解凍”,併發給陳女士一個QQ號。 陳女士按照客服QQ的提示進行了“簽約授權”操作,但隨後便立即發現自己網銀賬戶的資金有異常。等到她撥通銀行客服時,賬戶中的資金餘額僅剩40.38元。從銀行賬單記錄來看,兩筆金額各為5萬元的轉賬操作時間間隔僅為24秒。 金山毒霸安全中心對國內105家商業銀行超級網銀簽約的安全性進行了簡單評估,評估指標包括:超級網銀的簽約網址是否僅限本機操作;超級網銀的簽約網址是否限制訪問次數;超級網銀的簽約網址是否有時效性限制;超級網銀的簽約網址是否允許複製。 金山毒霸安全中心認為,以上四點,有三項安全措施的,可視為“安全性高”。在105家銀行中符合這一標準的,僅有兩家;只要有一項限制,為“安全性中等”,有8家商業銀行符合。任何一條限制都沒有的,視為“安全性低”,共有85家商業銀行符合。另外幾家商業銀行的超級網銀簽約網址無法打開,騙子自然也無法訪問。 專家建議在購物的時候,如果對方要求單獨添加QQ聊天併發送鏈結,而且要求遠程控制電腦的,100%都是騙子。而一旦網絡交易出現異常,首先應該通過官方渠道&&客服,而不要輕易相信店家發來的客服聊天號碼,不要相信所謂的“卡單”、“掉單”、“解凍資金”等説法,這些都是網絡詐騙的專用術語,絕對不能將自己的帳號授權給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