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發行三季度重啟是大概率事件
IPO核查大限已過 三成企業退出
2013-06-03   作者:記者 吳黎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隨着IPO在審企業財務專項核查“531”大限已經過去,此次核查的成果也大致顯現:268家企業宣告終止審查,退出了IPO通道。與此同時,隨着這項專項核查已經接近尾聲,市場對於IPO的重啟預期也再度升溫。在投行人士看來,今年三季度IPO重啟將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證監會&&,按照IPO財務專項檢查工作的整體部署,3月底前未及時提交自查報告並申請中止審查的企業,必須在5月31日前提交自查報告。4月份以來截至5月30日,僅有9家企業提交了自查報告,97家企業提交了終止審查申請,其中89家是未及於3月底前遞交自查報告而申請中止的企業。相關審核部門接收自查報告或終止審查申請的時間延長至5月31日晚9時,屆時提交自查報告企業的家數如果超過10家,將仍採取隨機抽取10家的方式産生下一階段現場檢查企業名單,如最終不足10家,則全部進入現場檢查程序。
  而證監會5月31日當晚公布的在審企業狀況則顯示,與此前3月底的情況相比,此次新增了102家終止審查、退出IPO的企業,其中包括主板26家、中小板48家和創業板28家。上述102家企業中,前次未提交自查報告的企業高達100家。與此同時,共計有12家公司在“531”大限之前補充提交了自查報告,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各3家、6家和3家。按照證監會的表態,這12家企業被抽中的比率將高達5/6。
  總的來看,在自今年1月8日開始動員的、持續時間長達半年之久的、史無前例的在審企業財務專項核查當中,共計有268家(不計遵義鈦業)在審企業提出了終止審查,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企業各37家、97家和134家。截至目前,處於正常審核狀態的企業只剩下了666家(含2013年新上報的83家),而截至2012年底,IPO申報企業總數則為851家。也就是説,不計算今年新申報的企業,約有30.9%的在審企業退出了IPO的通道,較為符合此前的市場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業績變化的影響,部分已經成功過會的企業也被迫終止審查。其中包括秦寶牧業、斯菲爾、裕華光伏、日晶新能源、東方道邇、神舟電腦以及遵義鈦業。中國郵政速遞和中航文化則趕在“531”大限之前補充提交了自查報告。神舟電腦在今年補充自查報告期間最終撤回了申請,這也意味着,這家企業第四次IPO宣告折戟。
  從保薦人的情況來看,此次財務專項核查,使得券商在審企業的數量格局發生了變化,部分券商更是“很受傷”。統計顯示,2012年底,各券商在審企業數量排名前10的分別為國信(67家)、廣發(51家)、招商(51家)、中信建投(50家)、中信(37家)、海通(34家)、華林(31家)、華泰聯合(30家)、民生(29家)和國金(26家)。截至5月31日,海通只剩下19家,光大只剩下18家,民生則只剩下14家,均退出了前10的排名。
  而從行業情況來看,農林牧漁無疑成為了撤材料的“重災區”。初步統計顯示,在IPO核查期間,有包括安溪鐵觀音、秦寶生物等28家涉農類公司宣布撤回了申請。業內人士分析稱,這可能與此次財務核查的嚴厲程度有關。北京工商大學的一位會計師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水裏有多少尾魚,山上有多少棵樹,怎麼去核實?還不是企業説了算?”
  隨着IPO核查“531”大限已至,市場對於新股發行重啟的預期也再度升溫。北京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隨着在審企業財務專項核查已經接近尾聲,三季度IPO的重啟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新股發行改革的兩大着力點 2013-05-28
IPO重啟需建新股發行長效機制 2013-05-23
新股發行改革期待“新鮮事” 2013-05-20
以IPO重啟為契機推動新股發行制度改革 2013-05-20
拉長鎖定期 創新新股發行機制 2013-05-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