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北京對PM2.5來源進行了整體分析,排在第一的是機動車尾氣,佔比達22.2%,排在第二位的才是工業生産産生的顆粒物。從全國情況看,機動車尾氣雖然不是顆粒物排放的第一來源,但也是重要來源之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移動源污染控制首席專家鮑曉峰28日説。 鮑曉峰是在由《經濟參考報》主辦的以“降低PM2.5排放 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為主題的研討會上做上述&&的。他指出,由於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污染的影響日益增加,亟須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 霧霾天氣頻繁出現,如何有效治理PM2.5污染,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研究表明,機動車尾氣是PM2.5重要來源,機動車尾氣中不但直接含有PM2.5,而且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特定環境下也會産生PM2.5,産生二次污染物。環保部數據顯示,至2011年底,我國機動車排放的顆粒物總量約為62.1萬噸,氮氧化物總量637.5萬噸,碳氫化合物441.3萬噸。 “提高油品質量要降低含硫量,但不僅僅是含硫量高低的問題,還應該建立更全面的標準體系。”鮑曉峰認為,一些油品添加劑經過大量的實驗證明具有明顯節能減排作用,完全可以納入到油品質量的管理範疇,擴大其應用範圍。 今年2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已發布第四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硫含量不大於50ppm)的基礎上,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盡快發布第四階段車用柴油標準(硫含量不大於50ppm),過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發布第五階段車用柴油標準(硫含量不大於10ppm),2013年底前發布第五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硫含量不大於10ppm),過渡期均至2017年底。 對於油品升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車用燃料排放實驗室主任岳欣&&,應該縮短過渡期,加大高標準油品的供應範圍,尤其是在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要盡快供應高標準油品。同時,有利於機動車尾氣減排的油品添加劑技術也應該在這些地區加以推廣和應用。 據了解,由淄博正華助劑公司自主研發的正華1號柴油添加劑不但可以節油,而且對減少PM2.5的排放有着明顯效果。國家環保總局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的檢測結果顯示,按比例在柴油中添加該産品後,機動車PM2.5排放平均減少27%,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分別減少21%,14.8%和43%。 雖然正華1號柴油添加劑具有明顯的節能減排效果,但仍受到諸多因素制約,應用範圍尚難以全面鋪開。 對於這一現象,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運輸經濟與技術研究室主任李連成&&,節能減排的技術研發和産品推廣,改善的是整個社會的環境質量,因此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以及制度的設計。以提高油品質量為例,需要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成品油生産企業積極參與以及環保企業不斷創新,從而形成三方共同推動的機制。 “一些企業的節能環保産品,具有十分突出的公益效益,這些産品在市場推廣上確實需要政策層面給予大力扶持。”科技部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戰略與政策研究處研究員孫新章&&,這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增加政府投入,推動節能環保産品的産業化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