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國際市場銀行間中間匯率,澳元兌美元再跌65點,最低報0.9627點。
這是兩年裏澳元兌美元的最低位。
同一天,滙豐控股公布的中國5月滙豐製造業PMI預覽值為49.6,也是該數值自去年10月至今首次跌破50關口,達到8個月最低水平,滙豐控股預計中國製造業將處於低迷的狀態。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除美元走強外,日元、歐元、英鎊、加元等非美貨幣紛紛處於下跌趨勢。23日當日,100日元對人民幣、歐元兌人民幣、英鎊兌人民幣、加元兌人民幣更是分別下跌了445點、558點、758點和653點。
基於此,外幣理財産品也正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之中。
據普益財富數據顯示,2013年4月,銀行的外幣理財産品共發行了53款,在整個銀行理財産品市場的佔比已由2月份的6.13%下降到3.77%。其中,日元、英鎊等外幣産品已暫時停發外,美元、澳元、港元、歐元等外幣産品的發行量均明顯減少。
與此同時,從近一年來,外幣理財産品收益率的數據也可以看出,其收益率出現了明顯下降。如澳元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由5.15%下降到3.17%,港幣理財産品平均收益率由2.69%下降到1.55%。人民幣理財産品受到政策影響也出現收益率下跌,但跌幅遠不如外幣理財産品。
高息貨幣理財産品飽受降息威脅
“目前,外幣理財産品發行數量明顯減少,其直接原因就是全球各國的央行相繼降息,而且一些央行表現出了接連降息的預期,這使得這些國家的貨幣利率比較低迷,相應的投資收益直接受到影響,與此相關的外匯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也會下調。”一位股份制銀行財富管理部的負責人分析稱。
自今年3月開始,全球各國先後打出了“降息牌”,以求提振經濟。此輪降息最早的國家是波蘭。
3月6日,波蘭央行突然宣布將原3.75%的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3.25%。不過,波蘭的降息舉動並沒有引起市場較大的關注。之後,墨西哥、印度、哥倫比亞、匈牙利、格魯吉亞等國家也接連宣布開始降息。進入5月,這輪降息終於完全暴露出“全球性降息風暴”的真面目。歐洲央行降息25個基點,澳洲、韓國、越南、以色列等國家紛紛宣布降息。離目前最近的一次降息就是以色列5月13日的降息:自5月17日起降息25個基點至1.5%,並推出外匯購買計劃,以抵消天然氣生産的影響。
至此,兩個月以來,全球共約12家央行進行了16次降息。其中,波蘭、印度、匈牙利和格魯吉亞分別降息2次。
受降息的影響,外幣理財産品的收益率的下降趨勢逐漸明顯。以中國銀行的澳元産品為例,同樣是9000澳元起售2月期限的産品,最近一期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2.2%,而2012年,該産品的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2.65%,甚至出現4.35%的預期收益。不僅如此,2011年,該類澳元理財産品也曾有超過5%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工商銀行發行的歐元産品也有類似的趨勢。2012年上半年,工商銀行集中發行匯財通外幣結構性存款的歐元理財産品,期限為3個月和6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平均為2.2%和2.8%。而在2012年下半年,尤其進入2013年以來,工商銀行很少再有2%以上結構性存款的歐元産品,而是多為名為“安享回報”的183天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1.2%-1.3%。
交行暫停外幣産品
工行主打中期中行以不變應萬變
從普益財富統計的數據來看,2013年4月,銀行的外幣理財産品共發行了53款,在整個銀行理財産品市場的佔比已由2月份的6.13%下降到3.77%。其實,今年以來,外幣理財産品的數量明顯減少,在整個銀行理財産品市場中的佔比也在縮小。多家銀行的理財經理都向記者建議,在目前國際性的降息背景下,貨幣性的理財産品盡量少配置,最好能夠回避外幣理財産品。
2013年4月12日,交通銀行發布公告稱其將停發“得利寶 新綠”、“得利寶 至尊新綠”個人外幣理財産品,並稱之後將發售“得利寶 匯添利”系列外幣理財産品替代原先的外幣理財産品,新産品在期限和幣種做了選擇性調整。不過,據記者了解,通知後到目前為止,交通銀行還沒有發行一款外幣理財産品,外幣理財産品處於停滯狀態。
這段時間內,工商銀行除了上述中所説的多發低收益率産品外,在所發行的外幣産品期限方面,多是90天以上的中長期産品,最多的是期限為183天左右的外幣理財産品。這與目前業內“看好外幣中長期收益”的主流理財觀點相吻合。
中國銀行的外幣理財産品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依然主打短期外幣理財産品,幣種主要是美元,不過,預期收益率出現了明顯下降。目前中國銀行美元理財産品多為不超過30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0.25-0.35%。雖然澳元一再下跌,但中國銀行還堅持着平均每週發行一款7天滾動性澳元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一直維持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