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遭財務造假舉報 神秘大戶先買後退
2013-05-27   作者:記者 陳永洲  來源:新快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期,新快報收到一匿名投遞的U盤,內含據稱是中聯重科在華中大區(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一線銷售數據的舉報材料,直指中聯重科去年在華中銷售存在大量造假、虛增收入。舉報信自稱完全真實。
  早在年初,便有媒體連續曝出中聯重科去年在華東存在大量虛假銷售,將部分未實際銷出甚至不存在的訂單計入正常銷售額內,以誇大利潤表現,僅華東區去年第一季度銷售增長就由3.8%誇大逾8倍至34.8%。與彼時報道相應,此次新快報收到的舉報材料也是邏輯嚴密、互相映證的SAP系統數據,只不過這次被指的是包括其大本營湖南在內的華中大區。
  據舉報材料統計,中聯重科在華中大區存在對應去年財報期有明顯規律的銷售,不限於提前銷售、“集中銷售-集中退貨”乃至“銷售-退貨-銷售-再退貨-銷售”等情況,以去年8月、11月為例,中聯重科在該地區累計銷售訂單9.12億元,累計退貨訂單5.44億元,其中湘、贛兩地退貨訂單累計總額甚至高於銷售訂單。值得注意的是,湘、鄂、贛三地各有一個不為行業所知的神秘大戶,集中採購,也集中退貨,銷售真實性存疑。

  中聯重科華中銷售被指造假 三神秘大戶坐鎮華中三地

  今年初,中聯重科遭多家媒體連續曝出其去年在新華東大區的銷售存在大量造假,銷售增長規模經一系列操縱後被誇大逾8倍。
  彼時相關報道也稱收到過匿名舉報材料,所涉及的是中聯重科在新華東大區的一線銷售數據。報道稱,中聯重科將銷售分成A、B、C三類,其中A類是正常銷售訂單;B類是指預期會購買,但未有出貨期、未付款,且産品仍在倉儲的潛在訂單;C類則是中聯虛構的訂單。上述報道尚稱,經過現場調查,舉報材料真實性得以驗證,“可以確認其在華東大區(包括滬、蘇、浙)的一線銷售中存在大量造假情形”。
  儘管中聯重科曾否認存在分類銷售,但此次新快報收到的舉報材料顯示,在華中大區中聯重科的銷售實際上存在着大量B、C類非正常銷售。
  與此前媒體所曝光的相似,材料涉及數十份銷售文件,也全部是專為企業量身定做的SAP系統數據,主機編號、訂單編號、合同及合同更改等信息一應俱全,且邏輯嚴密,並有中聯重科銷售時形成的訂單號作為SAP系統中的銷售識別號。
  新快報記者統計舉報材料後發現,中聯重科在華中地區的銷售分公司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三個辦公室,涵蓋銷售片區超過30個。文件所涉及的銷售全部為混凝土機械設備,數據貫穿去年全年,B、C類銷售文件居多,但部分月度的一線銷售數據缺失。
  如果舉報材料屬實,中聯重科在華中地區的銷售存在大量匪夷所思的人為操縱。
  以“8月銷售&賬”、“11月&賬”文件為例,僅此兩個月,中聯重科便在湖南形成155筆交易,涉及29名客戶。其中,銷售訂單92筆,涉資1.88億元;退貨訂單63筆,涉資1.95億元。同期在湖北地區共形成銷售訂單涉資6.68億元,退貨訂單涉資1.78億元;江西地區則形成銷售訂單金額5580萬元,但退貨多達1.71億元。
  兩份&賬間形成嚴密的邏輯關係,例如大量在8月形成的銷售又集中在11月退貨,相關設備的主機編號絕大多數得以匹配。眾所周知,混凝土機械設備上皆有一塊銘牌,上面標注着的編號如同身份證,具有唯一性。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市場上,此兩份文件同時又與名為“P貨(長沙)”、“&賬明細(B)”、“&賬明細(C)”等文件的數據形成關係,即部分在3月、5月、6月所銷售的設備在8月遭退貨處理,11月的部分退貨訂單在當月底旋即再度被轉讓。新快報記者據已有文件的數據統計顯示,中聯重科在湖南形成的混凝土設備銷售總額累計超過4億元,已佔中聯重科去年年報顯示的其混凝土機械全年實現的營收總額235.96億元近2%的份額。(需再次強調的是,舉報材料所涉的銷售數據並未涵蓋去年全年,故按此推理,湖南市場貢獻的份額肯定遠超2%。)舉報材料還顯示,中聯重科在華中地區被列為C類銷售或存在大量退貨的訂單佔相當的數量,這些名字動輒向中聯購置逾億元設備,又動輒將逾億元設備向中聯集中退貨。
  他們是誰?先買後退出於什麼目的?中聯重科又為何接受如此詭異的交易?
  舉報材料顯示,中聯重科在華中地區三省皆各有一名神秘大戶為其貢獻極為可觀的交易規模,湖南是一家名為“湖南祺潤工業有限公司”(下稱“湖南祺潤”),湖北為“武漢益達建設機械有限公司”(下稱“武漢益達”),江西則是一名為“吳平仁”的自然人。這三家神秘大戶的共同特徵,除了交易量極為可觀,購買的設備也以混凝土機械中售價更高、毛利率也更高的泵車為主。
  近日,新快報記者前往湘、鄂、贛三省實地調查,發現中聯重科在華中地區的一線銷售情況之令人瞠目結舌,甚於此前相關媒體所曝光的華東地區銷售造假。
  記者來到湖南祺潤的註冊地漢壽縣高新區天星路,四處探訪仍未能尋獲該公司真身。

  湖南大戶
  銷售額佔中聯湖南地區逾八成 湖南祺潤銷售訂單現三重懸疑

  三家神秘大戶中,最異常的當屬位處中聯重科大本營的湖南祺潤。
  舉報材料顯示,地處湖南常德市漢壽縣的湖南祺潤,在去年3月、8月、11月與中聯重科形成83筆交易,佔同期湖南地區交易總數近五成。僅8月銷售訂單便達35筆,涉資1.23億元(8月30日、31日分兩批訂單,涉資分別為2900萬元、9400萬元),佔同期中聯重科在湖南地區形成銷售總額的83.11%!加上3月所簽下的10筆銷售訂單、涉資2900萬元(11月未出現銷售訂單,全部為退貨),則湖南祺潤所貢獻銷售額達1.52億元,所涉設備的主機編號不存在重復且有一定的邏輯序列。
  可對比的是,中聯重科去年年報顯示的前五大客戶入圍門檻也不過2.38億元。應提請注意的是,舉報材料中部分月度銷售數據缺失,湖南祺潤所貢獻的銷售額應高於1.52億元。
  但是,貢獻了龐大銷售規模的湖南祺潤,與中聯重科的交易卻存在三大懸疑。
  中聯重科向湖南祺潤出售的至少40&機械設備全部為泵車,且臂架全部為47米、52米,屬於中聯泵車中價格相對較高的型號。
  新快報記者在常德實地調查,並走訪專業人士後了解的情況是,整個常德市去年也不過新增10&泵車,全市泵車保有總量也僅70&-80&。有業內人士直言漢壽縣不可能會有人購置臂架52米或以上的泵車,“那地方方量需求沒那麼大,攪拌站就兩家,常德搞(泵車)租賃的也就五六個,競爭不激烈誰會花那麼多錢買那麼貴的泵?”記者隨後找到漢壽縣僅有的兩家混凝土公司漢壽駿業、漢壽億真,相關負責人均&&未曾聽説過湖南祺潤。據悉,上述兩家混凝土公司分別擁有兩台泵車,換句話説,漢壽縣攪拌站泵車保有總量也僅4&。
  8月份所售出的35&泵車在11月22日就退貨32&,主機編碼完全匹配,僅3&無法得知去向。加上8月對3月銷售形成的退貨及11月22日的其他退單,湖南祺潤共退貨43&泵車,涉資1.53億元。
  蹊蹺的是,11月22日被湖南祺潤退貨的泵車中,有38&在11月30日被7名顯示為湖北地區的自然人接盤,涉資高達1.39億元。此7名自然人中,除陳經健與一家互聯網上顯示為“廣州黃埔中聯建設機械産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同名外,其他人均不為相關地區多名混凝土行業人士所聽聞,這批貨去向成謎。
  中聯重科對湖南祺潤所銷售的訂單全部屬分期合同,付款條款全部為“分期合同零首付發貨,餘款在2012年底前一次性付清”。甚至從湖南祺潤手中接盤38&泵車的7名自然人所簽的也全部為分期合同,首付僅在20萬元-30萬元。
  一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看到上述分期條款後,連稱“不可能,沒人(指工程機械公司)會這樣做分期,要麼他(指湖南祺潤等)是用來‘過橋’的,要麼合同是假的。”據該人士介紹,在工程機械銷售中,貓膩最多的便是分期合同,因為“不做按揭,就沒有銀行方面的監管,加上首付金額可多可少,這種合同更方便造假。”

  註冊地鄰中聯卻難覓其蹤 湖南祺潤老闆自稱圈外人士

  如此詭異的湖南祺潤究竟是何方神聖?
  根據工商資料,成立於2011年7月25日的湖南祺潤,註冊資本500萬元,法人代表周祺臨,股東包括周祺臨、李雪君、李雁輝。公司註冊地在常德市漢壽縣,與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的籍貫地為同一地方。
  湖南祺潤的經營範圍為機械零部件製造、銷售,直今年1月9日新增了貨運業務。不過,新快報記者在向混凝土行業人士及漢壽縣工商局工作人員求證時,皆被告知並未聽聞過湖南祺潤或周祺臨。
  根據工商資料,新快報記者試圖尋找湖南祺潤註冊詳細地點——漢壽經濟開發區天星路68號。但當記者找到此地址後,卻發現該片地區仍在開發中,路牌顯示的入駐企業僅4家,不過其中並無湖南祺潤。記者“打摩的”在該片地區兜轉近一個小時,連續詢問當地企業及居民,仍無法尋獲68號所在,且當地人也未曾聽説過湖南祺潤。蹊蹺的是,在天星路上,沒找到應在68號的湖南祺潤,卻在天星路末端一棟建築門口,看到了“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常德分公司”的標識牌。
  同樣詭異的事情還出現在周祺臨的另一家公司上。工商資料顯示,周祺臨還為主營園林工程的設計、施工的“湖南湘潤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湖南湘潤”)的法人代表,註冊資本1000萬元,股東為周祺臨、李雪君、周其松。湖南湘潤註冊地為湖南長沙高新開發區C4組團C-106房。但當新快報記者來到此地後,四處打聽同樣未能找到湖南湘潤所在。無獨有偶,在上述地址附近,卻又是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所在。
  兩輪尋找未果後,新快報記者以租泵車的名義與周祺臨取得&&,令人驚訝的是,周在電話中自稱並不是混凝土業的圈內人,自己只是做工程的,目前手上沒有一台泵車。
  無論是從工商資料還是實地調查,種種跡象皆顯示,屢屢與中聯重科為鄰的周祺臨,以及他的湖南祺潤似乎與混凝土機械並無關係。

  湖北大戶
  武漢益達攬蹊蹺訂單 退貨量遠超出採購量

  幫中聯重科“鎮守”湖北市場的則是武漢益達,這家公司也存在令人咂舌的“集中銷售-集中退貨”。
  新快報記者發現,互聯網上發布的多份武漢益達的招聘廣告中稱,“2011年,武漢益達建設機械有限公司已擁有400多&混凝土輸送車,50多&混凝土泵車……”
  記者通過搜索該公司官網,獲知武漢益達已更名為武漢翼達建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05年7月22日,註冊資本2.25億元,法人代表為王湘輝。
  儘管從註冊資本看實力不俗,但伴隨調查深入,新快報記者發現武漢益達與中聯重科間形成的銷售,存在巨大貓膩。
  根據舉報材料中的“湖北1-6月”、“8月銷售&賬”、“11月&賬”等文件統計,這8個月中兩者間産生了1.47億元的銷售訂單,但退貨訂單居然高達1.70億元!
  最典型的莫過於去年5月24日的銷售訂單。舉報材料顯示,當日中聯重科與武漢益達簽訂30&泵車的銷售合同,其中29&發貨時間為5月28日,另一台為5月31日。
  然而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裏,大部分泵車漸次被退貨。
  具體為,6月6月退貨1&,主機編號“016146112338”;6月13日退貨5&,主機編號分別為“016204012045”、 “016204012040”、“016204012039”、 “016204012038”、“016204012037”;8月22日退貨1&,主機編號“016096212580”;11月共退貨6&,編號分別為“016096212589”、“016096212591”、 “016096212592”、“016096212594”、 “016096212597”、“016096212598”,上述退貨訂單共涉及泵車數量達13&。值得特別強調的是,此13&被退設備的主機編號,全部在5月24日雙方買賣30&的泵車訂單中得以匹配!
  而未出現在上述退貨訂單中的其他17&泵車,則出現在一份名為“湖北C貨”的文件內,該文件列明了發貨時間為2012年5月28日的部分泵車設備情況,通過核對主機編號,記者發現該17&泵車設備全在其中。其中,主 機 編 號 “016146112339”、“016186112287”、“016186112288”的3&,在“(計劃)轉銷對象”一欄寫明“其他大區”,在“是否銷售”一欄顯示“是”;剩餘14&泵車則均在該表格的“是否銷售”一欄寫明“否”。

  又見退貨訂單轉與神秘自然人 中聯華中總經理崔昌平疑親自操刀

  相比於去年上半年的訂單被大量退貨,中聯重科與武漢益達在下半年的買賣更加離譜。
  一份“華中下半年C貨(彭玲10.8)”的文件顯示,2012年5月28日至9月29日,中聯重科陸續向武漢益達銷售50&泵車,金額高達1.75億元。然而11月13日、14日、22日這3天,這50&泵車中有41&被退貨,金額達到1.48億元。
  “&賬明細(B)”文件則顯示,在上述退貨完成後第8天,即11月30日,41&被退貨的泵車有超過30&被“銷售”給了多位自然人客戶,包括曹小蘭、杜磊磊、段靜、方麗、馬瑛妮、魏麗雅、吳善娥、肖亮雅和湛竹梅等。應強調的是,當中的吳善娥、肖亮雅等曾在同一天從湖南祺潤手中至少接盤了4&泵車,總價值均在幾千萬元。
  記者向湖北當地多位混凝土行業人士求證,他們均&&,沒聽説過這些自然人客戶。“從你説的這些名字看,似乎全部為女性,但湖北這邊做混凝土的老闆一般都是男性。”當地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説。
  值得注意的是,舉報材料顯示的中聯重科為武漢益達提供銷售的銷售員,為崔昌平和劉建輝。而新快報記者查閱公開資料,中聯重科華中大區總經理也叫崔昌平。不僅如此,記者還發現,武漢益達曾被退貨的泵車設備,“(計劃)轉銷對象”寫着江西大戶吳平仁,數名處於湖北地區的自然人又與湖南祺潤間存在多筆交易,如此錯綜複雜的三角銷售,是否為崔昌平在其轄區內“運籌帷幄”的手法,不得而知。

  江西大戶
  吳平仁玩轉先買後退游戲 去年泵車採購量或僅10&

  根據舉報材料,來自江西南昌的吳平仁,可謂中聯重科在該地區的“寶貝級”客戶。
  一名為“華中下半年C貨”的文件顯示,僅去年9月26日和30日兩天,中聯重科就向吳平仁“銷售”“ZLJ5337THB47X-5RZ”、“ZLJ5339THB47X-5RZ泵車”“ZLJ5417THB52X-6RZ”“ZLJ5419THB52X-6RZ”型號的泵車共計43&,涉資超過1.5億元。
  消化如此大金額的訂單,該是一個怎樣實力超群的客戶?
  正當新快報記者欲為如此豪氣折服時,舉報材料卻顯示,短短兩個月後就迎來了吳平仁的“瘋狂退貨季”:去年11月6日,吳平仁退貨3&“ZLJ5417THB52X-6RZ”型號泵車;11月22日,再次退貨36&泵車。退貨總額近1.4億元。
  經新快報記者逐一對比,去年11月退貨的39&泵車,其主機編號在9月發貨的43&設備列表中全部能夠找到,也就是説,按照舉報材料的信息,只有4&泵車沒有退貨訂單。記者統計發現,這4&無退貨記錄的泵車訂單中,兩台為“ZLJ5337THB47X-5RZ”型號,主機編號分別為“016211012036”、“016211012037”;1&為“ZLJ5339THB47X-5RZ”型號,主機編號“016204112204”;另1&是“ZLJ5419THB52X-6RZ”型號,主機編號“016182012668”。
  工商資料顯示,吳平仁為江西省鼎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江西鼎盛”)法人代表。公司成立於2000年7月7日,註冊資本100萬元,註冊地位於南昌市迎賓北大道1128號。
  新快報記者來到南昌市迎賓北大道,才發現江西鼎盛的地址相當隱蔽。順着門牌輾轉尋找1個小時,多次詢問附近居民均&&不知,最終通過撥打114問路才找到地點。
  從一個並不顯眼的迎賓招待所向樓上走去,招待所5樓就是江西鼎盛所在地。記者到達時正值午休時分,現場只有一位財務部員工在上班,其向記者確認此地為江西鼎盛總部,並透露除這裡之外,老闆吳平仁在江西九江、上饒、福建福州等地也擁有相關公司或攪拌站。但問及公司混凝土機械設備情況,該員工&&並不清楚,不過透過財務部辦公室窗戶,其指向招待所背後的一個空地,&&下面的設備就是江西鼎盛所有。
  記者發現,這個場地實際上就是一個服務站,門口挂着“東風朝柴南昌玉達服務站”的招牌,由於鐵門緊鎖,記者無從進入查看停放裏面的兩台中聯重科泵車的銘牌,不過順着招待所後側的窗戶望去,不難發現這是兩台臂架長度分別為52米和56米的中聯重科-CIFA品牌新泵車,目前並未上正式車牌。
  記者隨後以客戶名義致電該公司負責設備管理的羅俊平。他透露,江西鼎盛目前有30余&泵車,全部採購自中聯重科。“37到64米的都有,泵車都是這兩年全新的,我們每年都是(從中聯重科拿貨)5到10&,前年是5到10&,去年也是5到10&,今年我們又拿了10&。”羅俊平如是説。
  根據羅俊平的説法可推測,2012年江西鼎盛從中聯重科處真實的泵車採購數量應不超過10&。

  年報季報連續變臉 驗證銷售涉嫌造假

  湖南華興攪拌站主機編號-與大圖相配。
  -在湖南華興現場,中聯重科去年銷售的攪拌站之主機編號與舉報材料所示完全匹配。
  “上述三大客戶與中聯重科間的買賣涉嫌造假,那麼,華中大區另外一些小客戶的實際情況又如何呢?新快報記者進行實地抽查後,發現中聯重科與華中小客戶之前的訂單同樣存在造假嫌疑。記者調查中還意外得到一份錄音材料,其中客戶自爆給中聯重科做“托”,但也&&“他們(中聯重科銷售員)有沒有跟(中聯重科)總部説,我不清楚”。

  江西德豐:接近高層人士説“去年沒有新進”

  舉報材料中,名為“華中停放大區設備明細2012.11.20”的文件顯示,中聯重科於2012年3月31日向江西德豐混凝土有限公司(下稱“江西德豐”)“發貨”泵車2&,主機編號分別為“016095712231”、“016156311093”,但標注為“C貨”。
  工商資料顯示,成立於2008年5月9日的江西德豐位於九江市濱江路,註冊資本3000萬元,法人代表聶小紅。不過,新快報記者在當地暗訪中了解到,聶小紅雖為法人代表,但真正的老闆為黃清,後者在九江當地擁有多家混凝土公司,並擔任九江市混凝土協會會長。
  新快報記者來到九江市濱江路,發現江西德豐擁有3條生産線的混凝土攪拌站,從外圍LOGO看,該攪拌站為中聯重科所建。
  廠區內,記者看到4&&聯重科的泵車及數十台星馬汽車品牌的攪拌車。4&泵車的車牌分別為贛G66997、G07991、G09031和G06878,外表皆較為陳舊。由於其中一台的銘牌已沾滿厚厚的泥塵,主機編號一時無法看清,但另外3&泵車的設備信息分別為:主機編號“016095010253”,生産日期2010年7月;主機編號“016112210020”,生産日期2010年12月;主機編號“16484091001”,於2009年生産。然而,新快報記者從一位接近德豐高層的人士處獲悉,江西德豐擁有中聯重科品牌的泵車大約為六七台。不過這些設備均不是2012年新進的。“德豐現有泵車,都是2011年或2010年買的,去年沒有新進。只是它的關聯公司德榮,去年通過以舊換新,從中聯重科換了1&(泵車)”。
  由此,江西德豐去年3月採購2&新泵車的訂單存疑。

  祁東興陽:負責人稱去年只以舊換新了一台

  而記者同樣發現,位於湖南的另一個客戶——湖南衡陽的祁東縣興陽混凝土有限公司(下稱“祁東興陽”)多次銷售藏玄機,訂單或為無中生有。
  根據相關設備主機編號,中聯重科售與湖南祺潤的泵車中,有數&存在多次銷售,當中或涉及被虛構出來的訂單。
  舉報材料顯示,5月29日,祁東興陽從中聯重科處購買6&泵車,涉資1906萬元,均為零首付分期合同。其中單價最高的兩台臂架52米的泵車,主機編號分別為“016191112159”、“016191112160”,在11月22日由湖南祺潤退貨,11月30日被一名為楊健的人接盤,主機編號完全匹配。此外,一名為李觀兵的人在5月30日向中聯重科購買的泵車中,亦有4&臂架為52米的泵車在11月22日由湖南祺潤退貨,11月30日也是被楊健接盤,主機編號完全匹配。
  為解開上述詭異換手的真相,新快報記者來到祁東興陽進行暗訪,發現該公司一共只有兩台泵車,均出自中聯重科,其中臂架47米的一台泵車為2011年底購置,另一台49米的是今年5月16日到場,還未上車牌。該公司負責人陳海軍介紹,49米的泵車是去年5月前後向中聯重科購買了一台38米的泵車後以舊換新置換回來的,該泵車已是換貨處理後的設備(據現場員工透露,首&49米的泵車送到後僅第一次打水測試便出現故障,多次維修後仍無法使用。中聯重科方再度更換一台新泵車,故到場時間被拖滯至今年5月16日)。
  除此之外,祁東興陽去年未向中聯重科簽購其他設備,陳海軍確認目前攪拌站僅兩台泵車,並直言“買多了也沒用”。顯然,祁東興陽的實際情況與舉報材料上中聯重科的一線銷售數據産生嚴重矛盾,至於被列為C類銷售的祁東興陽,是否果真是中聯重科虛構出來的訂單,不得而知。無獨有偶,位於湖南衡陽松木塘工業園的湖南大為建材有限公司也出現疑為虛假銷售的情況,“8月&賬”顯示,該公司去年8月30日曾購買兩台47米的泵車、兩台車載泵,但據記者暗訪了解到,該公司目前全站僅4&泵車,其中3&&聯重科的産品均為2012年以前購置的。
  與上述三個案例相似,新快報記者還在湖北、江西等地分別實地探訪了盛華鑫、裕隆、吉軍汽修廠、新江山等中聯的客戶,情況大同小異,或存在提前銷售、或存在虛增訂單數量等,這裡不一一細述。

  錄音材料中客戶自爆銷售貓膩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地調查中,新快報記者還意外獲得一條時間為去年年中的錄音材料,錄音中,該中聯客戶自爆與中聯重科間虛假銷售的貓膩。
  該客戶在談及中聯重科的銷售時説道,“你要建個站,他要建個站,但是還沒有提貨,合同簽了,提前把貨提出來,算它(指中聯重科)這個區域的任務完成了。比如説江西,他們是歸湖北管吧,他們已經完成了2個億,但他這個任務可能是2.8個億,那麼這0.8億,(我們幫他)攏起來,等於是我們在幫他做托吧……”“我們這些合同你就幫我簽了,這個東西我來賣,等於是我自己來賣的了,是吧。你就幫簽一下。”
  按照這位客戶的説法,之所以做“托”,也源於他們與中聯重科的銷售員較為相熟,“做托,但是我們之間也是説好的,但他們有沒有跟(中聯重科)總部説,我不清楚。”

  記者實地調查:舉報信息諸多細節得到確認

  在持續一個月的調查中,新快報記者一直對舉報材料裏數據和信息的真實程度懷揣一個問號,這也被列為調查的重點。
  事實上,記者通過實地抽查發現,舉報材料裏的數據和信息的真實性從多個客戶處得到了還原和印證。實地查看的情形與舉報材料中所標注的主機編號、設備型號等銷售數據完全匹配。以湖南華興和衡陽玉豐為例,記者在湖南華興的攪拌站看到的設備及各種參數、編號與訂單完全匹配,衡陽玉豐的情形同樣如此,位於湖北武漢的興銘嘉實業有限公司的情況也和舉報材料中説的一樣。有如此多的細節數據都和實際對得上號,至少説明該舉報材料不是憑空偽造。

  湖南華興:攪拌站訂單完全匹配

  舉報材料顯示,湖南地區無退貨訂單的客戶屈指可數,僅湖南華興混凝土有限公司(下稱“湖南華興”)、衡陽玉豐建材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衡陽玉豐”)及數名自然人。
  其中,湖南華興去年9月18日向中聯重科購買一座攪拌站,主機編號“014300E0120175”、型號“2*HZS180”,銷售金額370萬元,屬分期合同,付款方式為“首付74.8萬元,餘款295.2萬元在攪拌站安裝調試完畢後的次月開始按12.3萬元/月還款,連續還款24個月直到還清全部餘款為止”;11月29日購買兩台車載泵,主機編號分別為“017021A3120021”、
  “017021A3120020”,皆為東風底盤,銷售金額各為70萬元,首付款28.16萬元(含定金)。
  新快報記者來到湖南華興,以購買混凝土名義從現場員工了解到,湖南華興是在去年下半年方設立的一家新混凝土公司,攪拌站包括兩條生産線,確實是去年9月左右向中聯重科購買的。記者發現,聳立着的攪拌站上顯眼地標着“中聯重科”的LO-GO。新快報記者攀上攪拌站並找到了設備銘牌,看到該設備的型號、主機編號與舉報材料上所標注的數據完全相符。據湖南華興員工透露,該公司只有一台泵車,但是向另外一家工程機械公司所購,而去年也確實向中聯重科購買了兩台車載泵,不過當天兩台車載泵外出幹活,記者無法確認主機編號。儘管如此,由於車載泵的價值遠低於攪拌站,實際上湖南華興的實際情況與舉報材料中所稱的相吻合。

  衡陽玉豐:泵車、車載泵訂單完全匹配

  位於衡陽東高鐵站附近的衡陽玉豐,也與舉報材料中的真實銷售情況相符。
  舉報材料中的一份名為“B類寄存逾期明細表”的文件顯示,中聯重科去年一季度向衡陽玉豐銷售三台混凝土機械設備,其中一台泵車的主機編號為“016095211297”;兩台車載泵的主 機 編 號 分 別 為“017021212410”、
  “017021212413”。該文件中並未描述3&設備的具體參數和銷售價格,只在“&賬發貨時間”一欄標注為去年3月30日,而提貨時間上標注為“4月已發”。而新快報記者據舉報材料中的其他文件看,該&泵車的主機編號所對應的型號應為“ZLJ5335THB”,臂架47米,中聯重科的去年銷售價格在290萬元左右。
  新快報記者來到衡陽玉豐,現場員工透露該公司僅有的一台泵車確實是去年向中聯重科所購,恰巧這&車牌為“湘D26761”的泵車當日就停在衡陽玉豐院內。記者將該泵車銘牌上的泥土擦掉後找到了其主機編號,發現與舉報材料所標示的數據完全吻合。不僅如此,新快報記者尚在現場找到了主機編號為“017021212410”的車載泵,車牌為“湘D26762”,底盤為東風天錦,與舉報材料所稱的相符。由於現場員工反映另一台車載泵當天外出幹活,記者無法確認主機編號。
  在無退貨紀錄、被列為B類銷售的衡陽玉豐上,記者再度驗證了舉報材料的真實性。

  武漢興銘嘉:簽4&退3&完全吻合

  位於武漢黃陂區灄口街的什湖村的武漢興銘嘉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武漢興銘嘉”),亦與舉報材料中的真實銷售情況相符。
  根據舉報材料中一份名為“湖北1-6月”的文件顯示,去年年中,中聯重科與武漢興銘嘉先後簽訂3份泵車銷售合同,具體為:5月 17日,簽訂“ZLJ5417THB52X-6RZ”型號泵車1&,主機編號“016183012213”,發貨時間為5月19日;6月27日,又簽訂兩台“ZLJ5417THB52X-6RZ”型號泵車及一台“ZLJ5337THB47X-5RZ”型號泵車,主機編號分別為“016192112052”、
  “016192112053” 及“016211012031”,先後於6月29日和30日發貨。
  蹊蹺的是,在該文件一名為“湖北C貨”的子錶透露,中聯重科與武漢興銘嘉於去年6月27日“銷售”3&泵車,在“是否銷售”一欄,顯示為“否”。
  一份為“湖北截至9月C貨(為準)11”的文件顯示了上述3&泵車的去向:全部被退貨。退貨訂單號為410048900、410048901、410048902。
  記者以客戶名義與負責此訂單的中聯重科銷售員陳汝超取得&&,得到的信息是,去年他們向武漢興銘嘉銷售了三四台泵車。
  武漢興銘嘉去年究竟向中聯重科採購了幾&泵車?
  按陳汝超説法,則去年5月17日及6月27日合計4&泵車的訂單為真實銷售。但若按舉報材料一系列文件看,僅去年5月17日的1&泵車銷售訂單為真實,6月27日所簽的3&只不過又是“先買後退”的游戲。
  誰在説謊?
  新快報記者進入什湖村暗訪,真實的武漢興銘嘉呈現為一個擁有兩條生産線的混凝土攪拌站,站內停放着大大小小數十台設備。
  記者見到武漢興銘嘉一位員工,他透露,公司目前擁有20多&設備,分別為攪拌車18&,其中12&為陜汽底盤的中聯重科産品,另外6&來自徐工集團;至於泵車,總共只有兩台,“一台是中聯重科的,一台來自徐工集團”。
  記者此後所見印證了這位員工的説法。當天該公司僅有的兩台泵車正好全部停放在現場,其中徐工集團的型號為“XZJ5413THB”,車牌為“鄂AP9580”;中聯重科的泵車車牌為“鄂AP9011”,最為關鍵的是,中聯重科的泵車銘牌顯示,該泵車生産日期為2012年4月,主機編號正是“016183012213”,與舉報材料中所示去年5月17日簽下的、唯一沒有退貨的泵車編號完全吻合!

  -真相大白
  去年前三季度逆市增長 第四季度創出慘澹新低

  縱觀舉報材料,中聯重科在華中地區的一線銷售存在着明顯的階段性波峰特徵,即去年前三季度集中涌現銷售訂單,而第四季度的11月集中退貨。
  以湖南市場為例,“8月銷售&賬”文件中,中聯重科在該地區總交易共計70筆,其中退貨訂單僅16筆,退貨率22.86%;而“11月&賬”中,該地區總計85筆交易中的退貨訂單達47筆,退貨率驟然上升至55.29%,較8月增長1.42倍!新快報記者注意到,這一銷售的節奏,與今年初相關媒體所曝光的華東地區所涉銷售造假的情況基本相同。
  中聯重科的一線銷售為什麼會出現諸多的詭異?
  事實上,此前早有市場觀點認為,中聯重科去年不遺餘力地在銷售等方面“造假”,是公司管理層為了在2012年交上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因為2012年9月28日,正是中聯重科20周年慶。而去年一季報、中期報表及稍後的三季報顯示,中聯重科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3.22%、21.47%及16.75%,為工程機械行業中屈指可數的“白馬企業”。
  但是,伴隨20周年慶的結束,去年年報顯示,中聯重科的凈利潤驟變為同比減少9.12%。其中若只看第四季度單季,中聯重科凈利潤僅為3.7億元,同比、環比分別銳減82%、72%,甚至創了2009年第一季度後的新低。
  從前三季度逆市增長的勢頭,到第四季度創出新低的慘澹,中聯重科去年的業績表現,巧合地與舉報材料所揭示的一線銷售“造假”的情況頗為呼應。
  不過,一輪“揠苗助長”、“左騰右挪”後,中聯重科彩票囟勻ツ甑南邸霸旒佟備凍齟邸
  首先,由於相關設備的主機編號具有唯一性,中聯重科與各神秘大戶間的複雜換手後,始終要投向真實的客戶,加之機械設備銷售的周期問題(如上文所述,出廠超過一年的混凝土機械通常被視為庫存産品而遭壓價),中聯重科對涉及虛假銷售的設備處理,顯然並不容易解決。“這麼多(的設備)他們這麼對賬啊,我估計中聯的人自己都很頭痛。”前文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如是説。
  與此相應,新快報記者注意到中聯重科在財報上的異常。
  2011年末,中聯重科的應收款項僅為127.97億元,而至去年末,該賬目已攀升至206.21億元,同比增61.14%,佔總資産之比也上升了30%。
  今年一季度末,中聯重科應收款項繼續高企219.93億元,與佔總資産之比(25.44%)雙雙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報表統計顯示,2012年四個單季度及今年一季度的應收款項同比增長分別為28.60%、63.19%、66.70%、61.14%及46.18%,同期中聯重科的主營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8.14%、20.59%、17.77%、3.77%及-48.64%,應收款項的擴張遠超出主營收入。
  此外,存貨方面,中聯重科今年一季度達137.37億元、同比增29.11%,也創出了上市以來的新高。這些資産結構的變化,或意味着銷售的急功近利令中聯重科至今仍在為此“埋單”。
  另一方面,記者從稅務方面的專業人士獲悉,産品退貨時需要銷售方向國稅開具紅字發票以衝賬。因此,如果一再出現大量退貨、頻頻開具紅字發票,則可能因涉嫌虛假銷售、偷稅漏稅而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這一風險,事實上已有坊間傳聞。
  歷時一個多月的調查後,記者深有感觸: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江湖混,終究要還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聯重科投訴三一重工不正當競爭 2013-05-27
中聯重科並購CIFA即將收官 2013-04-15
中聯重科財務造假揭秘 32億收購助盟友撤退 2013-04-09
中聯重科獲湖南國資委增持近600萬股 2013-04-03
中聯重科或財務造假 近15億商譽未予減值 2013-03-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