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價格指數正式發布。這是中國首個煤炭主産地交易價格指數,也意味着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煤炭生産國對現有煤價指數體系做出進一步完善。
此次發布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價格指數”,立足於産地煤炭價格,先期在山西範圍內144個採價點建立採價樣本範圍。
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劍午説,隨着指數運行的不斷完善優化,今年四季度,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將陸續在內蒙古、陜西、河南、貴州、山東、安徽、寧夏等中國煤炭主産地擴充採價點,調整樣本點權重,擴大這一指數的應用範圍和影響力。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産國,也是最大的煤炭進口國。中國煤炭儲量名列世界前3位,煤炭産量佔全球煤炭産量的40%以上,消費量佔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國煤炭國際貿易量佔世界貿易量的近20%,煤炭國際貿易商對中國國內煤炭市場變化十分關注。然而,就像其他大宗商品交易一樣,中國卻在國際煤炭交易中一直缺乏話語權和定價權,這與中國煤炭産需和貿易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
“在國際上,波動率較大和波動比率頻繁的大宗商品交易,其交易價格一般以商品價格指數確定,科學權威的煤炭價格指數既能反映價格現狀,也能指導煤炭交易價格。”中國煤炭金融專家毛金明説。
毛金明説,權威煤價指數是煤炭交易定價的重要參考,對國際煤炭價格走勢將會産生重要影響。
在國外,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研發煤炭價格指數。經過30多年的運行完善,國際上已經創建了完善的系列煤炭價格指數,用以引導煤炭市場交易,並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澳大利亞巴洛金克公司的BJ煤炭現貨指數已經成為指導日澳煤炭價格談判和現貨談判的重要參考依據,對國際煤價走勢有重要影響。
相比之下,中國國內煤炭價格指數研發起步較晚,2006年才有第一個指數發布,目前影響較大的主要是2010年開始運行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但它以中轉集散地為特徵,主要反映中轉地動力煤價格水平及其變化情況。
“實際上,港口煤炭價格指數與主産地煤炭價格指數有一個時間差,或存在有一兩個月的差別,煤炭主産地的價格指數更能反映符合煤炭市場即時的真實價格,對産銷企業的指導性更強。”曲劍午説。
專家指出,煤炭現貨價格指數的不斷完善,將有力推動中國煤炭市場化進程,隨着這一價格指數體系影響的擴大,建立規範的煤炭期貨市場,實現煤炭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銜接將是下一步重點,只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影響國際煤炭市場價格,提高中國國際煤炭定價能力。
北京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認為,中國煤炭進出口貿易對國際煤炭貿易影響十分重大,但是由於沒有一個公開、明確的煤炭期貨價格能夠讓各方面了解中國煤炭市場的變化,客觀上也形成了對世界煤炭貿易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
目前,隨着中國煤炭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中國已經在煤炭期貨市場上表現出積極的作為。除了大連商品交易所焦煤期貨合約上市,中國證監會也已經批准鄭州商品交易所動力煤期貨申請,而産煤大省山西也明確提出了“先現貨,後期貨”的發展思路。
“依託煤炭資源優勢,借助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功能,有助於中國建立能主導國際市場煤炭價格的煤炭定價機制,規避由國際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毛金明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