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廣東今年將改革藥品招標交易辦法。從廣東省衞生廳獲悉,目前已發布廣東省藥品交易相關規則(徵求意見稿)5個配套文件。 據介紹,根據廣東省政府關於將藥品招標採購的模式從“政府主導”轉變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改革精神及相關工作部署,廣東將充分運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創建全省集中的第三方藥品電子交易平台,打造“在線競價、在線交易、在線支付、在線融資、在線監管”的藥品交易新模式,通過網上競價、量價挂鉤等措施切實降低藥品虛高價格。全省範圍內的縣及縣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醫保定點的民營醫療機構藥品交易適用該規則,鼓勵其他民營醫療機構進入交易平台進行藥品交易。 據了解,交易藥品分為基本藥物品種、醫保目錄品種、非醫保目錄品種、低價藥品及臨床必須且採購困難品種四大類。這次新規定一個特點就是在基本藥物品種、醫保目錄品種這兩個大類中設立“入市價”,生産企業進行網上競價。其中,醫保目錄品種,同廠家同一品規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平均中標價格(競價品種分組後為獨家生産的品規取全國最低中標價格)與廣東省2009年藥品集中採購中標價兩者之間取低值作為入市價。生産企業備案的出廠(口岸)價格供醫療機構在藥品交易時參考。生産企業根據交易平台匯總的採購量進行網上報價競價,報價最低的為交易品種。 而基本藥物品種,則由同廠家同一品規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本藥物平均中標價格與廣東2012年基本藥物中標價格取平均值(分組後為獨家生産的品規取全國最低中標價格)作為入市價。 另一個新特點就是醫保目錄品種和基本藥物品種,實行“聯合採購、網上競價、量價挂鉤”方式,有兩種聯合採購方式由各醫療機構自主選擇。第一種方式是“交易平台按品規匯總進行團購”。各醫療機構在規定時間內在交易平台上填報本單位遴選品規的採購量,交易平台每個月自動按品規匯總全省醫療機構上報的採購量,並向企業公布匯總的採購量。第二種方式是“醫療機構自主聯合進行團購”。由醫療機構自主組成聯合體,醫療機構在規定時間內在交易平台上填報本單位遴選品規的採購量,交易平台按聯合體匯總上報的採購量,並向企業公布匯總的採購量。 按照新規定,每月最後一個工作日在網上公布全省醫療機構的遴選品規和各品規匯總的採購量,各相關生産企業按照公布匯報的採購量在系統上進行報價,報價不得高於入市價。報價共分三次,在一天內完成,第一次不報價的不能參加後續報價。每次報價結束後,交易平台自動提示每個廠家的報價名次(只能看到本廠家的名次),修改報價時要求後一次報價比前一次低,如不修改則不需再次報價。 廣東省衞生廳有關負責人&&,這兩個問題確實都充分考慮到了。一是所有醫保目錄品種採取網上競價方式,進行質量層次劃分並分組。政府定價品種按現行有效的藥品最高零售價定價分類確定質量層次,分為專利、原研、單獨定價和優質優價(含差別定價)、GMP五類。這樣確保不同層次、不同質量的藥品有不同的價格考核標準。 二是低價藥品及臨床必須且採購困難品種包括少數急救藥品(含人血白蛋白、抗蛇毒血清等血液製品)、廉價普通藥品(按最新醫保目錄,日平均使用費用≤3元的藥品)、臨床特殊用藥、管制藥品(包括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麻醉藥品、第一、二類精神藥品、醫療用放射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或國家定點生産的藥品等,具體品規另行公告。由醫療機構直接遴選至生産廠家和品規,政府定價品種入市價即為交易價,不競價、不議價;市場調節價品種由醫療機構通過交易平台進行議價,實行網上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