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掃一下”就能獲得優惠券,無聊時“調戲”下微信商家賬號獲得有趣回復,在微信上玩“一站到底”還能抽到大獎……繼電子郵件、社交網絡、微博之後,微信平台逐漸成為商家管理客戶關係、與客戶溝通交流、市場分析、産品推介甚至直接促成下單購買的最佳平台之一。
自從去年8月微信開通公共賬號認證之後,大小商家躍躍欲試,專門從事微信營銷的代理公司層出不窮。微信的客戶關係管理為何與眾不同?與以往網絡渠道不同的“強關係”營銷能走多遠?
熟人關係天然信任:“親,找我聊天吧?”
“本美女小二在這裡恭候你很久啦!”只要關注了一家購物網站在微信上的公共賬號,用戶就會收到這樣的問候短信。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還推出“自然醒”活動,只要用戶用微信表情表達心情,星巴克就會根據此心情,用《自然醒》專輯中的音樂回應用戶。保潔公司飄柔品牌的公眾賬號更是號稱“會唱歌、會聊天、會玩游戲”,有客服人員一對一地與用戶進行“真人對話”。
“微信是基於熟人圈子的通訊工具,用戶有一種天然的信任關係,這樣的平台銷售轉化率必然會更高。”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訴記者。
專門為企業提供微信營銷産品和服務的微信海公司的監測數據顯示,一些做得好的微信公共賬號,活躍度可以達到1比10,也就是每天1萬個粉絲的互動量可以達到10萬。微信海CEO程小永説:“這就像你手機裏的&&人,你和他&&的頻次就代表了你們的關係,關係很深厚的話,你推薦的産品他就很容易接受。”
據了解,企業以往的客戶關係管理,往往不過於掌握一部分客戶的手機號、郵箱地址、生日等等信息,好多人被各種促銷短信和垃圾郵件擾得叫苦不迭,還有用戶把這些促銷郵箱拉入“黑名單”,或者直接刪除不去查看。
程小永告訴記者,微信公共賬號的信息到達率可以達到100%,根據他們測算的數據,營銷信息的打開率可以達到42%,而每100個訪客就會有12人最終下單購買。唯品會、走秀網、聚美優品等電商網站在微信上的銷售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唯品會每個月在微信上的銷售額將近2000萬元,佔到全部營業額的20%左右。
低成本統籌“大數據”:我比你更知道你要什麼
“微信是一種渠道的改變,它通過網絡技術把人的關係連在一起,在一個圈子裏面的信息更精準地推廣和擴散,能夠幫助中小企業拓展市場。”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電子商務專家劉淵説。
微信號為“Kevin6660”的網店店主在網絡上銷售化粧品已經有7個年頭,現在,微信已經成為網店顧客的重要來源渠道。通過微信,工作人員不僅可以根據季節和客戶所在的地域發送相應的護膚提醒,還可以根據客戶的具體膚質進行分組,如縮毛孔、祛痘等等,然後再根據這些關鍵詞發送相應的産品推薦。
另外,微信的LBS(基於位置的服務)功能也給營銷注入了新的活力。記者發現,在關注一家化粧品連鎖店之後,只要在自己所在的位置輕觸“定位”功能併發送,就可以收到由近及遠的4家店面的位置、圖片和促銷信息。
“定位的功能可以幫助實現本地生活服務的交易,只要用戶進入商家附近的區域,就可以收到産品、促銷信息,這樣就使微信成為一個社區。”曹磊説。福建一個小村子裏一位通過微信售賣客家土樓糯米酒的生意人已經有了2萬多粉絲,月銷售額可以達到5萬元。雖然價格要比大批量生産的酒類貴不少,卻仍然吸引了大量手工釀造糯米酒愛好者的光顧。
今年1月,微信宣布其用戶已經突破3億,而在5月7日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騰訊開放平台副總經理侯曉楠披露,微信月活躍用戶已達1.9億。
欺詐“防不勝防”,呼喚納入法制軌道
“我們有大牌,直接看圖。”記者發現,只要在微信上點擊“附近的人”按鈕,就會在接下來的幾分鐘內收到大量的“打招呼”信息,而其中就不乏各種推銷信息。上海、重慶、無錫等城市都出現了通過微信售賣假冒品牌商品的違法行為。
據了解,哈爾濱一家公司開發出了一款“極光營銷軟體”,購買軟體的人可以獲取微信用戶的大量個人數據,並且隨意虛擬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坐標,向附近區域的用戶批量發送售賣各種違法商品和服務的信息。
相關專家&&,有“掃碼癖”的用戶往往對各種各樣的二維碼毫無抵抗力,很多以優惠購物為名義的二維碼就這樣將病毒和插件植入了用戶的手機。而很多微信用戶都將自己的銀行卡在公共賬號上註冊,以實現支付、還款等功能。信息一旦被盜取,就難免帶來經濟損失。
“技術更新是很快的,現在已經有了手機購物、應用終端等等,以後甚至在地鐵站的屏幕上都能實現購買,但法律法規在很多方面都是比較滯後的。”曹磊説,“微信這個平台也是一樣,還有很多的漏洞存在,我們國家現在也正在討論制定電商監管的有關條例。”
程小永建議,微信用戶要盡量通過官方認證的公共賬戶進行購買,對草根賬戶的售賣行為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