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官員:中國的努力證明兼顧經濟發展與環保可行
——訪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
2013-05-21   作者:陳瑩瑩 宋晨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字號
    中國已經向世界證明不走以環境污染為代價的經濟發展道路是可行的,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20日在參加“明月行動綠色中國夢”論壇間隙,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施泰納説,在過去30年裏,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大量人口脫貧。中國30年來取得的經濟發展成果,是大部分西方國家經過上百年才逐步取得的。他強調,儘管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環境問題,但中國政府深知以破壞環境換取經濟社會發展的代價,並盡力避免。施泰納肯定了中國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並稱中國已成為“發展綠色經濟”的先鋒。
    施泰納對今年1月份中國網民發起的“光盤行動”倡議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説,中國的節約糧食行動,與今年聯合國環境署發起的“思前食後厲行節約,減少你的耗糧足跡”全球運動不謀而合。在這項減少全球食物浪費的運動裏,他很高興看到中國人發揮的作用。施泰納提到,環境署發言人尼克納托爾不久前去中國訪問,中國餐廳裏食客將吃剩的食物打包帶走的舉動,給納托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施泰納還肯定了中國在保護野生動物、打擊野生動物偷獵方面的不懈努力。他説,今年5月初,環境署親善大使、中國演員李冰冰專程訪問肯尼亞,參與了一系列旨在保護大象的公益活動。今年2月,環境署與上海市委、市政府就野生動植物保護簽署了合作協議。上海承諾今年將向公眾推出與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合作的野生動物保護宣傳行動。
    針對近來中國所面臨的霧霾天氣等環境難題,施泰納説,任何一個國家在追求經濟飛速發展時,都難免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平衡方面“遇到挑戰”,中國也不例外。
    他説,中國北方的霧霾天氣實質是發展所帶來的必然問題,正如60年前的英國倫敦,50年前的美國洛杉磯,以及曾經受水俁病困擾的日本。在發展過程中,這些國家也同樣經歷過環境污染問題。施泰納相信,中國政府會採取應對措施。但他也承認,治理污染問題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施泰納認為,中國當前的首要問題就是治理污染,美麗中國少不了藍天。中國可以依靠經濟結構轉型和創新模式來發展綠色經濟。比如,減少使用礦物燃料,推廣清潔能源,以此改善環境質量。目前,環境署正和中國緊密合作,探索適合中國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
    “明月行動綠色中國夢”大型環保公益活動當日在環境署總部所在地、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自2010年以來,“明月行動”大型環保公益活動已成功舉辦了四屆。
    施泰納認為,“明月行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推動本國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經驗,這是中國在環保領域為世界所作的貢獻。
    “很高興通過‘明月行動’,看到中國環保的‘新點子’,看到中國和世界交換其在環保領域的經驗。我期待中國未來能與世界在環保方面有更多交流和互動。”施泰納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新疆發布十二五節能環保産業發展方案 2013-05-15
環保部公布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處罰情況 2013-05-15
環保部處理脫硝脫硫不達標地方及企業 2013-05-14
環境整治重拳出擊 環保股或受益 2013-05-13
[環境焦點]環保部將推皮革業更嚴厲排污標準 2013-05-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