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稱部分傳統産業競爭優勢下降
建議高度重視産業安全
2013-05-21   作者:記者 方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20日發布的《中國産業競爭力報告(2013)No.3》&&,2013年中國産業競爭力仍將處上升階段,但是當前中國産業的技術競爭力不強,部分傳統産業競爭優勢下降,建議有關方面高度重視相關産業的産業安全問題。
  該研究所研究員、報告主編張其仔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儘管2013年中國産業競爭力總體上仍將有所提高,中國在全球産品空間中的位置也將延續從邊緣向中心地帶移動的趨勢,但是影響中國産業競爭力的不利因素值得高度關注。
  一方面,發達國家的技術創新能力正處於調整期。從産品空間結構看,發達國家的産品空間結構出現了一種“專業能力極化”現象,就是其優勢越來越集中於部分有優勢的産品,形成價值關聯很強、體系效應明顯的産品集群。金融危機後,一些發達的産品空間結構更進一步趨於中心化,中國與發達國家的競爭不僅會出現在部分高技術領域,而且將延伸到中等技術市場。
  另一方面,隨着技術的擴散和産品的成熟,一些原來處於中心位置的産品會被邊緣化,支撐一國經濟增長的能力就會下降。當一國的競爭優勢越來越集中到特定的産品群之後,一個國家要繼續維持穩定增長,就必須發展新的能力,不斷地創造新産品,但目前發達國家創新能力有限。為了應對經濟危機,一些發達國家實施了再工業化的戰略,企業通過更先進的技術推動製造業的回歸,但實施的結果,是發達國家的産業升級出現逆向化的趨勢,與中國爭奪市場。在這方面,美國最為突出。
  張其仔説,中國這幾年農産品和資源性産品的相對比較優勢下降,競爭力下降明顯,對進口的依賴越來越大。這固然有中國調整和優化出口結構的原因,但對部分産品而言,它反映的是潛在競爭優勢的下降和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的強化。面對這種形勢,從長遠看,中國需要通過優化産業結構和技術創新來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替代;短期內,中國需要通過實現進口的多元化來確保産業安全,需要建立一種與中國長期資源供給能力相適應的資源類産品和資源密集型産品出口價格機制,提高中國資源的潛在支撐能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傳統産業改造升級的動力、模式與政策 2012-08-31
浙江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調查 2012-02-17
傳統産業的綠色轉型 2011-10-17
內外景氣作用下 傳統産業蘊含投資機會 2011-04-15
産業轉移"承上啟下"傳統産業"走出去"正其時 2008-02-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