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長慶油田採油三廠新寨採油作業區。新華社發(李然/攝) |
記者從中石油集團公司獲悉,中石油旗下兩大主力油田——大慶油田和長慶油田近日相繼公布目標,大慶提出了“穩四上五”的發展方向,即原油穩産4000萬噸、油氣當量重上5000萬噸;而長慶油田則提出今年油氣當量將上産5000萬噸。
據了解,2012年,大慶油田生産原油4000萬噸、天然氣33億立方米,實現油氣當量4330萬噸;長慶油田生産原油2230.58萬噸、天然氣285.44億立方米,實現油氣當量超過4500萬噸。大慶油田連續數十年穩居國內第一大油氣田的寶座被長慶油田搶佔。
大慶油田“穩四上五”,老油田或現“第二春”
來自大慶油田消息,位於大慶油田齊家地區緻密油儲層齊平1井成功應用體積壓裂改造技術,經過12段壓裂施工,日産油達到11.52立方米。業內人士稱,這標誌着大慶緻密油儲層改造獲重大突破。
據了解,大慶油田曾創造連續27年穩産原油5000萬噸、連續10年穩産原油4000萬噸的世界奇蹟。在去年“第一大油氣田”的寶座被長慶油田搶佔後,這家共和國功勳企業提出了“穩四上五”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原油4000萬噸硬穩定、油氣重上5000萬噸。
按此目標,今年前4個月,大慶油田生産原油1333.77萬噸,生産態勢平穩。
“大慶穩則石油穩;大慶興則石油興。”五一前夕,中石油集團公司新任董事長周吉平赴大慶油田調研時指出,“大慶油田要大力弘揚優良傳統,緊緊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如果説以“鐵人精神”、“大慶精神”為核心的優良傳統是大慶油田創業發展的前提,那麼以三次採油技術等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則被視為大慶油田數十年來高産穩産的關鍵。
據技術人員介紹,大慶油田雖經多年高産穩産,緻密油氣資源仍然豐富。但是,因孔滲條件極差,孔喉半徑在1微米至0.01微米之間,在儲層未採取增産改造的情況下基本不出油,採用常規水力壓裂也難以達到工業産能指標。2012年,大慶採油工程研究院科研人員以齊家緻密油儲層為突破口,在分析齊家緻密油儲層物性的同時,開展岩石力學實驗,對大慶齊家緻密油儲層進行體積壓裂改造。
業內人士認為,齊平1井體積壓裂改造技術的成功,標誌着大慶油田緻密油儲層改造獲重大突破,持續數十年高産穩産老油田或將由此迎來“第二春”,這對於其早日實現“穩四上五”發展目標意義重大。
長慶油田多項突破,力撐上産5000萬噸
記者近日從中石油長慶油田獲悉,中石油陜北石油預探項目於今年啟動以來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已試出一批高産油探井,展示出良好的勘探開發前景。原計劃到2015年生産油氣當量5000萬噸的目標,有望於2013年提前實現。
據了解,長慶油田2012年實現原油生産2230.58萬噸、天然氣285.44億立方米,合計油氣當量超過4500萬噸,首次超過大慶油田成為國內第一大油氣田。
“今年是長慶油田實現年産油氣當量5000萬噸、全面建成‘西部大慶’之年,也是長慶‘油上産、氣翻番,攀登新高峰’的起步之年。”長慶油田有關負責人透露説,陜北石油預探項目組為此實施資源勘探戰略,持續深化盆地油氣成藏地質研究,強化勘探技術攻關,並堅持勘探開發一體化運作取得豐碩成果。
比如,長慶油田在姬垣東部長8油層發現新的勘探目標後,當即部署實施一口油探井在長8油層試油,喜獲每日31.79噸的高産工業油流,發現新的高滲含油富集區,為深化勘探指明了方向。
同時,在姬垣西部的一口油探井在長9油層鑽遇5.8米深的油層。針對這個儲層埋藏深的地質特徵,長慶勘探部充分論證試油方案,強化施工過程監督,試油獲得每日11.39噸的高産工業油流,發現了長9含油富集區。
在吳堡地區長7緻密油藏勘探領域,長慶油田部署實施的一口油探井在長7鑽遇8.8米深的含油顯示層,儲層較緻密,通過混合水直井壓裂改造,獲得每日32.81噸的高産工業油流,不僅在吳堡地區開拓了緻密油藏勘探新領域,而且為下一步緻密油藏改造積累了經驗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