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關注]發泡餐具原料竟是工業廢料 網民驚呼不能帶毒回歸
2013-05-20   作者:記者 於璐/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5月1日,從1999年起被禁了14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重新獲得生産使用的合法地位。然而,它是怎樣被生産出來的?有媒體記者深入全國最大的發泡餐具生産地廣東東莞暗訪,調查發現,發泡餐具原料係工業廢料!國家環保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研究人員曾對市場上的一次性發泡餐具進行檢測,發現其中含有的工業碳酸鈣殘渣、重金屬、石蠟、苯等都超過國家標準要求,最高的超標數十倍甚至百倍。
  網民&&,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權益,使用工業廢料生産發泡餐具的行為必須取締,防止更多發泡餐具帶着問題回歸市場。

  發泡餐具帶着問題回歸市場

  發泡餐具解禁後,其生産過程中竟是以工業廢料作為原料。對此,網民紛紛&&,這種違規違法的生産方式必須取締,發泡餐具原材料長期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也必須改變。
  新浪一網民驚呼,發泡餐具原材料的使用長期處於無人監管狀態,這簡直難以想象。原來發泡餐具是帶着這麼嚴重的問題重歸市場的,這如何讓消費者放心消費,又如何讓廣大百姓對相關部門的決策産生依賴?
  網民“小精靈”説,將工業廢料用於發泡餐具生産,這條灰色産業鏈必須取締。
  網民“我的地盤”説,如此看來,發泡餐具雖然在多年被禁後“重獲自由”,但從其使用工業廢料進行生産來看,發泡餐具的回歸之路並不平坦,且其中的障礙是這一行業多年積弊所致,發泡餐具的治理任重道遠。

  相關部門監管應跟上

  網民認為,發泡餐具解禁後,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也要跟上。
  對此,網民“明明白白”説,企業在生産中違規使用工業廢料,絕對是監管不力導致的。解禁不等於放任,必須配套針對發泡餐具的監管措施和管理,比如,嚴格産品標準和行業准入、健全回收利用鏈條、強化監管體系。
  博主“我是風”説,使用工業廢料生産發泡飯盒,也許只是發泡餐具監管漏洞的冰山一角。發泡餐具解禁後,相關部門要做的就是嚴格禁止再生料的使用。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責能否到位,有待觀察。

  發泡餐具要制定生産標準

  網民認為,必須制定相關生産標準,確保發覺餐具生産過程的無害化。
  博主“説實話難啊”説,解禁一次性發泡餐具,必須向全社會説明,一次性發泡餐具是不是真的無毒無味,是不是真的衞生安全。此外,要盡快制定出“一次性發泡餐盒的國家標準”。這是生産環保、合格餐具的基礎。沒有産品標準,沒有檢測依據,消費者憑什麼相信這些生産廠家,憑什麼認定環保餐盒是無害的?
  此外,網民還指出,完善回收體系,也是日前必須重點關注的課題。
  網民“我是光”説,針對發泡餐具的回收,必須&&相關措施,靠企業自覺不可能實現無害化回收目的。鋻於一次性發泡餐具生産企業多數規模較小,對其監管容易形成“遊擊戰”,難度可想而知。
  博主“説實話難啊”也強調,回收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工程。回收網絡、回收制度、回收人員、相關獎懲制度的設立,直接關係到“解禁”一次性發泡餐盒政策的成功與否。這最後一道防線如果不把住,對老百姓的生活、對社會的危害可想而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發泡餐具解禁 環保企業“受傷” 2013-05-06
勿讓一次性發泡餐具“裸歸” 2013-05-02
發泡餐具不能一“解”了之 2013-04-25
媒體揭發泡餐具原料秘密:圖便宜多用洋垃圾 2013-04-23
人民日報:發泡餐具年耗百億 解禁加重白色污染 2013-04-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