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量增長6.2%意味工業復蘇出現前兆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3%,比3月份回升0.4個百分點。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
分産品看,4月份,464種産品中有321種同比增長。其中,産能過剩的鋼材、水泥等增速較快。這説明在各地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其過剩産能得到一定消化。此外,發電量增長6.2%,意味工業復蘇出現前兆。因為4月份,城鄉居民用電相對減少了,發電量卻在增加,説明增加的是工業用電需求。
第三産業投資增速回落是受政策調控影響
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這説明我國經濟增長的基礎並不穩固。其中,第一産業沒有回落,增速加快0.7個百分點。這反映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各地對農業的重視程度提高了。第二産業增速也加快了。只有第三産業回落了0.6個百分點。這一方面跟房地産調控有一定關聯性。隨着調控持續收緊,中西部地區、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産開發有所回落;另一方面,中央&&八項規定,遏制公款消費,也造成餐飲、酒店、洗浴等關聯行業增速下降。
民間資本在製造業方面的投資猶豫不決
1—4月份,全國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比1—3月份也出現回落,其中三次産業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全部回落。
第一産業回落了0.6個百分點,跟工商資本下鄉的政策態度模糊有一定關係。工商資本下鄉主要是民間資本下鄉。目前,政策把下鄉資本限制在種植業和養殖業,加工業部分規定比較模糊。政策應該鼓勵全産業鏈下鄉,給民營企業吃個定心丸。因為投資需要長期性來提供信心,而且農業問題更加特殊,投資大、見效慢,光靠産業鏈的一部分很難實現盈利。
第二産業的回落需要警惕。其中製造業增速回落了0.7個百分點,但是採礦業增長了6.2%,增速加快1.9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産和供應業增長29.4%,增速加快5.4個百分點。這反映出,製造業的原料、能源成本增加了,造成民間資本在製造業方面的投資猶豫不決,産生退出心態。
第三産業增速回落同樣是受限制公款消費、提倡節約的環境影響。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餐飲收入前4個月增速為-2.7%,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