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澳洲]澳大利亞"地主"不好當
2013-05-14   作者:徐海靜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年過40的戴維庫克是一名典型的澳大利亞“地主”,除擁有800公頃土地外,他還從其他農場主那租種300公頃土地。而種這些地,只有他本人和一個雇工。
  對於在農場長大的庫克來説,辛苦不是問題,最具挑戰性的是如何把農場經營下去並得到足夠的經濟回報。這其中包括選擇種什麼糧、怎麼種,也包括決定賣什麼糧,什麼時候賣。總的説來,在澳大利亞當“地主”,必須要學會自己拿主意,政府不會對任何作物設定最低收購價。“地主們”誰的主意拿得好、拿得準,日子就能過得紅火;反之,誰不願拿主意或是主意拿得不好,那就得認栽。
  庫克算是個會拿主意、敢拿主意的“地主”。5年前,他賣掉了農場所有的牲畜,專事種糧。庫克説,冬季作物是他的“麵包和黃油”,意思是農場大部分收入來源於此。他種植的冬季作物是小麥、油菜和蠶豆。但冬季作物收割後輪種的夏季作物也是件大事。前幾年,他種的是小米,賺到了錢,但今年夏天雨水少,土地比較乾旱,他改種了豆類。兩季作物種植的時間也要平衡,有時候因為夏季作物收穫晚而耽誤了冬季作物的播種,會令後者産量下降,影響收入,但夏季作物如果能賣上好價錢,又能對衝這種風險。何去何從,都需精打細算。
  儘管庫克的農場已實現了高度的機械化、自動化,收成的好壞依然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澳大利亞是除南極大陸以外最乾旱的大陸,對於包括庫克在內的所有澳農民來説,天氣和雨水一直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2010年的年景不好,庫克虧了錢,現在還在補那時留下的窟窿。庫克説,據他觀察,最近10年來澳夏天的雨水比過去有所增加,這促使他考慮如何利用這一條件擴大夏季作物的種植。
  被問到政府的作用時,他説,主要是在法律方面,如規定哪些農藥和化肥可合法使用,以及使用雇工時應遵循哪些安全生産規定。政府還會通過稅收等杠桿對一些更為先進的生産方式給予推動,如購買非耕農業機械。
  其實,農民們變得越來越能幹,正是澳農業政策調整的結果。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放鬆管制”逐漸成為澳政府經濟政策,包括農業政策的“主旋律”。澳政府認為,市場導向的政策使得農民能主動對市場變化做出迅速應對。而那些不擅應對的農民則逐漸被淘汰,要麼將土地租給能幹的人去經營,要麼乾脆賣掉農場。這也導致該國農場規模越來越大,但數量越來越少,集中程度越來越高。
  儘管有諸多的不如意,還這般勞心勞力,庫克並沒有抱怨,而是覺得這一切很自然,生活本該如此。“管理農場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必須時刻警醒,跟蹤形勢。不過,你也的確能從中得到回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澳大利亞下調經濟增長預期 2013-05-06
澳大利亞將把5%的外匯資産投資於中國國債 2013-04-24
澳大利亞預算赤字局面或持續10年之久 2013-04-22
澳大利亞失業率有望維持穩定 2013-04-10
澳大利亞與中國將允許兩國貨幣直接兌換 2013-04-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