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家禽業 打響“保衛戰”
2013-05-13   作者: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字號

  近期,H7N9禽流感給家禽産業帶來的一系列衝擊,目前家禽行業的損失超過了350億元。幾天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特意將家禽産業的困境指出來,並提出了相應的一系列扶持計劃。家禽生産企業和養殖戶的現狀到底如何?家禽業的難關是否會引來未來雞肉、雞蛋價格的一系列上漲?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約評論員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共同評論。
  禽流感衝擊家禽養殖,肉雞價格大幅下滑,家禽養殖戶損失巨大。國家出手,政策扶持,如何避免禽蛋價格大起大落?
  5月7日,在位於江蘇省太倉市的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江蘇分公司的一家肉種雞的車間外面,記者見到了他們正在處理一批還沒有發育到成熟期的種蛋,有些雞苗已經基本孵化成形,在垃圾箱內掙扎扭動。工人要用鐵鍬逐一將蛋殼敲碎,以免被別人拿走食用。這些鮮活的生命就是企業的産品,被處理一批,簡倣輝心裏都會非常難受。
  簡倣輝(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江蘇分公司總經理):已經孵化了,拉出來的。按正常它是21天,現在為了減産,我們10多天,就把它拉出來了。為了減少損失、減少投苗,實際裏面就是小生命,敲出來就是雞蛋,就是有雞苗的了。這種雞按正常是比較高檔的雞,能養到120天,一隻雞養大之後,可以達到27、28元錢一隻雞。
  在江蘇東&一家肉雞養殖公司,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市場需求驟降,肉雞的價格也隨之大幅下降。
  唐慶廒(東&市綠源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我們行業的重創度確實有史以來也是巨大的。從市場行情來講,在目前的狀況,如果説市場的價格還在保持着現行的價格,按照我們的成本與現行價格的差異,像我出欄十萬隻雞,估計都要在虧損60萬到80萬之間。
  從H7N9禽流感疫情發生以後,家禽業每天的損失在10億元左右。總體損失超過350億元。
  韓長賦(農業部部長):禽産品市場的銷售量大幅下降,價格也明顯下降。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對雞雛和種雞也帶來了影響。也就是説,由於前端市場的影響之後,雞雛也出現的滯銷問題,所以這個問題值得高度關注。
  在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活禽交易基本停滯,餐館、超市類的禽蛋産品更是少人問津。
  安徽淮南市民:魚,還有蔬菜為主。雞好長時間都沒吃了。
  曹銀娣(合肥市某餐廳餐飲部):以前我們家的老鴨湯,像雞類的一天至少可以點幾十份,現在甚至沒有了,零。一個客人都沒人點。
  在山東一些以前專為飯店提供家禽的養殖戶,也受到影響。
  家禽養殖戶:價格很受影響,落得很快。飯店都不大敢用了。
  雞蛋的行情也很低迷,在江蘇省東&市的一家生産雞蛋的公司,以前兩、三天就能走完的雞蛋,因為受禽流感的影響,賣不出去。已經在庫房裏,積壓了一個多月了。
  魯軍是江蘇省東&市的養殖戶,受H7N9禽流感的衝擊,他每天的損失有兩千多元錢。
  魯軍(江蘇省東&市農民):雞蛋價格,現在跌到底了。基本都是虧本的,每天都虧本的。
  記者:如果老是這樣,那你就不養了。
  魯軍:肯定不養了,拿什麼東西養?最多撐一個月,就不撐了。
  記者:一個月如果還不見好轉,你就?
  魯軍:隨便多少錢一斤,只要市場上有人收,就全拋了。
  宮桂芬(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秘書長):種雞沒有了以後,後市的産品就沒有了。而且種雞要是恢復還是比較難的,至少一年多的時間,所以這樣就是造成後市的産品,就是量很少,不足。這樣就引起到後市的時候,産品少了,價格就要暴漲。
  前幾年,H5N1禽流感爆發的時候,就造成了後市禽産品的短缺,從而引發了價格暴漲。專家提醒,必須引起重視。

  姚景源:當務之急是要保護我們的生産能力(《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這次疫情對我們的家禽飼養業帶來的衝擊相當大,現在蛋禽價格下跌,銷量也在大幅度地往下掉,而且現在影響已經波及到種雞,它衝擊了我們整個家禽的養殖業。一方面,它對於養殖業,對於農民增收帶來大的衝擊。另外一方面,對於我們城裏的消費也帶來相當大的影響。所以當務之急,我們還是要保護我們的生産能力。
  我們的農業、養殖業既面臨着市場風險,同時又面對着自然風險。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單單靠農戶、靠養殖戶,或者靠我們的企業自身去戰勝這場危機,是不可能的,他們非常困難。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大家齊心協力的去幫助他們。所以國務院常務會已經明確地講,我們要對這些企業、養殖戶,採取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包括採取補貼等等這些政策措施。在現在這種局面下,這些政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李國祥: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保護生産能力和對資金的需求(《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過去我們説控制疫情,只要把內部一個地方控制住就行了。那麼現在我們源頭還沒有找到,還沒有最後確定。只是説到目前為止,我們認為,它與我們吃的這個雞關係不大,但也還沒有最後確定。那麼要到什麼時候也不知道,所以這次的特徵是範圍廣,時間長。接下來它的未來到什麼時候結束?什麼時候這個市場好轉?我們也不知道,不確定性非常大。這次的禽流感對家禽業的衝擊也是比較罕見的。
  現在的當務之急,實際上就是要保護生産能力。這次因為它的持續時間長,範圍廣。那麼我們很多的企業,我們的農戶,他的資金是有限的,長期在那兒賣、賣不出去,或者價格又非常低迷,虧損應該很嚴重。這幾年,實際上飼料的價格,人工的成本上升的非常的快。成本上升了,現在的需求又下降了。所以説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資金的支持,有了資金,那麼這個生産能量才能維持下去。沒有資金,飼料都進不來,所以資金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姚景源:這一輪的低迷會帶來下一輪的短缺 從而使價格反彈暴漲(《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如果説我們的生産能力由於這次疫情遭受到重大的挫傷,那麼我們就會看到下一輪禽蛋産品供給會大幅度的短缺。那麼一旦出現短缺,價格又會暴漲、反彈。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它的生産能力,讓我們禽蛋産品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可持續的生産。這種生産第一有利於農民增收。第二也有助於、有利於我們城市每一個消費者的利益。同時對我們的經濟,我們的消費保持平穩的運行非常重要。
  我們要注意農産品的周期性,近幾年來,豬肉價格一段時間是猛漲,然後大跌,再漲、再跌,結果把農民折騰的是一段時間養豬,一段時間殺豬。在這種狀況下,我們一定要看到,農産品有一個規律。這個規律帶有周期性。那麼要解決農産品這種周期性的規律,我們應當加大調控力度。比如説我們這次國務院常務會就明確地提出,我們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我們還是省長"米袋子",市長"菜籃子",又有責任制,然後我們要加大對它整體的扶持力度,我們力求保持它能有一個均衡的發展。

  李國祥:要警惕未來肉禽蛋類的價格大幅度反彈(《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這一次的衝擊還是比較大的,好多的合夥人就放棄養殖了。前一段時間,我們到山東去調查,我們去了養豬的農戶家裏,由於豬肉價格一直在持續下跌,那麼有個農戶説他去年養了22頭豬,這還不是歷史最高水平,但是由於今年價格的持續下跌,他沒有資金了,他也撐不下去了,今年就減少到了9頭。
  現在這一種價格低迷好像對這個市場是一種積極的影響,現在消費少了,供給也減少了,這不就是供給平衡調節嗎?但是現在實際上這種消費是有季節性的,等到疫情過去了,到消費旺季的時候,節假日來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來消費它了。我們現在的生産能力破壞了,到那時候就沒有供給了,那麼市場就會出現供求關係瓶頸的狀況,再加上現在如果有大的資金的,如果他是供給的話,到時候他可能會惡意炒作。實際上我們這幾年經常出現這種情況,那麼這時候價格就會大幅度反彈,我們消費者就要付出代價。

  姚景源:要建立價格保護機制 讓市場能夠充分的發揮(《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我們要建立一個價格保護機制,我們可以把這個價格保護機制理解成一個完善的市場機制,讓市場能夠充分的發揮,我們農産品、畜類産品的供給和需求,發揮它的基礎性作用,這樣能夠使我們的農産品、畜類産品的生産和消費做到一個基本平衡。所謂市場的手段,第一,我們還是讓它通過市場,讓市場來形成價格。讓市場競爭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和進步,推動養殖戶的發展和進步,還是要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第二,農業和其他行業不一樣,它不單單是一個市場風險,它還有一個自然風險,有天災,疫病。在這個情況下,單靠養殖戶、生産者自身,它難以抗拒這些風險。所以無論哪個國家對這種弱勢的農業,他都會加以一定的保護措施。這一方面,應該講我們過去也做了很多,但是現在看,我們的差距還很多。

  李國祥: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實際上就是保護我們所有的消費者(《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實際上就是保護我們所有的消費者,實際上就是保證我們的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那麼農業支持保護到底有哪些政策措施?從世界來看,實際上就是兩大類。一類是通過財政的手段,通過財政補貼,通過納稅人、財政來投錢給農業生産者。特別是在他現在困難的時候,一定要雪中送炭,不要等到價格高的時候,你再來錦上添花。困難的時候市場發揮不了作用,保護不了生産能力,這是極需要的。也可以前期貸款哪,這是非常好的辦法。那麼政府掏小錢,四兩撥千斤,就讓我掏一點貸款利息,就調到了銀行的積極性,銀行也沒有必要擔心,有政府貼息。等到價格上漲的時候,他有盈利能力的時候再還給銀行。

  鄭風田:家庭養殖會慢慢過渡到現代化的工廠型養殖(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我覺得出現這樣一個問題,一方面,保險體系應該建立起來,尤其是養殖類,價格好的時候挺好,但一出現問題就是整體性的。所以我想,農業型保險就能夠某種程度上緩解一部分這方面問題。當然最核心的應該是以後家庭的養殖慢慢過渡到比較現代化的工廠型養殖。因為家庭對付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弱,如果通過一些擴大規模經營,還有養殖條件改善,整個抵禦風險能夠強一點。長遠來看,未來中國的家庭養殖慢慢可能就要退出。我也建議未來我們的養殖,也應該在一個村莊專門選一個區域集中起來,那麼消毒、防疫這些東西,政府都統一管起來,就大大減少人畜密切接觸帶來各種疫病的爆發。

  李國祥:關鍵是必須要改變目前農業的弱勢地位(《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我們國家現在整個農業相對來説,現代化比較滯後。相對我們消費者需求的滿足,現在也是不好的。相對於整個的對農民增收,以及飲食産生了很大的制約作用。那麼我國的農業發展必須要改變農業的弱勢地位。第一個辦法是要跟中國的城鎮化盡可能地協調起來,讓我們的一部分勞動力能夠轉出去,市民化。在這個基礎上,那麼我們再來發展這種規模經營,提高它的抗風險能力。再加上我們進行一次基礎性的這種建設,防禦系統、科技、進步,那麼農業生産經營體系構建通過這樣的一些手段、方法,那麼最終我們的農業會改變現在這種弱勢的地位。

  姚景源:我們的衞生防禦體系太脆弱了(《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我們過去三十多年,我們的養殖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們的養殖業為我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為城裏大家生活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農産品和養殖業,問題出在我們增長的方式上。就是説它的問題和我們總的增長方式問題是一樣的,我們還是過度地去追求速度,去追求數量。我們今天面對禽流感,我們會發現我們的衞生防禦體系相當薄弱,在這方面我們太脆弱了。一有衝擊,我們就可能到了一個滅頂之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農業升級 穩定CPI 2013-05-10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羊肉造假 漏洞在哪兒? 2013-05-08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土地增值稅“漏洞”推高了房價? 2013-05-07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PMI下探 經濟下行? 2013-05-06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債市風暴揭開吸金黑幕 2013-04-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