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董揚:中國汽車國家戰略要有頂層設計
2013-05-09   作者:記者 吳華國/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在中國汽車産業走過60周年之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不久前在上海舉行的2013年中國汽車發展論壇上指出,中國汽車國家戰略要有明確的頂層設計。

  産銷規模大品牌力弱

  董揚説,中國汽車走過了60年的歷史,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中國汽車的製造體系,也具有世界第一的生産能力和市場。但是中國汽車還缺乏核心的競爭力,汽車産品使用和資源、能源、環境、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説中國汽車産業發展還面臨着巨大的挑戰。2012年中國進口了2.84億噸石油,進口占到58%,今年可能達到60%。所以在石油供應問題上,汽車産業將首當其衝。環境方面,雖然我們現在發展到了國4階段,相當於歐4標準。所排放的有害污染物下降了95%,但是二氧化碳排放和歐洲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挑戰的另一方面就是中國汽車雖然産量很大,但品牌還不夠強大,在中國生産的轎車中只有1/4的産品是中國品牌。中國汽車品牌競爭力不強,首先是因為創新力不強,缺乏原創産品;研發投入水平偏低,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據統計,中國汽車産業平均研發費用的比例大概為世界發達國家的一半。

  國家戰略的六個層面

  董揚説,首先要加強自主創新。我們認為要實施中國汽車國家戰略,全行業平均研發投入要達到銷售收入的3%以上,部分企業要達到4%以上。一些行業的排頭兵企業研發投入要和國際同行看齊。另外我們要加強基礎研究、平台研究,提升數字化開發的能力。要努力掌握一些新技術,包括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要加快發展,此外還有智能化汽車的發展,一定要關注汽車動力的革命。
  第二要做強中國品牌。首先要做好品牌的規劃,品牌不是起幾個名字,也不是編幾句話,品牌是關注到企業發展總體布局的問題。要用品牌戰略引領企業的研發、生産、營銷。要通過提高技術內涵,做到中國品牌的性能和國際品牌相當。要做到品質先行,性能和人家看齊了,質量也看齊了,再過若干年品牌才會看齊。
  第三要深化合資合作。中國汽車産業國家戰略,不排除外資,我們堅決支持合資企業繼續發展,這裡包括合資企業自身的發展。合資企業也要加強對本地資源利用,包括本地的零部件採購,本地産品的人力資源。合資企業要進一步提高雙方合資合作的水平,合作企業要向合作開發和合作生産並重轉變。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核心零部件、關鍵元器件、關鍵材料方面産業化合作。
  第四要完善産業鏈條。首先要培養零部件企業發展,培養戰略性的零部件供應商,做好零部件技術的發展,包括輕量化、節能化的發展,希望形成一批世界級的零部件供應商。這包括中國品牌的零部件,也包括外國品牌的零部件。在産業鏈方面,要重視裝備,沒有一流的裝備就沒有一流的汽車産業。汽車電子信息方面,也要和相關的産業共同發展。
  第五就是海外戰略。汽車企業要有步驟地走出去,為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服務。這裡要強調兩點,第一是有步驟走出去,不是一窩蜂走出去。第二,走出去是為了雙贏,既為了中國企業、中國産業、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要為目標國的經濟和目標國産業的發展,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強化走出去的戰略目標,有效配置有利於海外市場發展的資源,來擴大海外的事業,以雙贏為目的開展並購合作,共享品牌開發採購供銷體系。
  第六要建設和諧汽車社會。我們認為要協調好五個關係:汽車和能源之間的關係,汽車與道路交通的關係,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電網的關係,車輛與信息化網絡的關係,汽車與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關係。

  國家戰略要有頂層設計

  董揚説,實施中國的汽車國家戰略,需要有明確的頂層設計。發展市場經濟,不等於放棄政府對産業的指導和引導。美國、日本、韓國等對汽車産業發展都有國家指導,對此,中國政府不應輕視領導汽車産業的責任。這包括要構建一個汽車的創新體系,這個體系應該包括汽車企業本身,也包括政府構建一個長期的穩定的法規和政策體系,引導汽車産業向節能環保和綜合循環利用方面推進。
  中國在引導汽車節能環保方面,我們的政策、法規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準和效果。目前,我們的財政、稅務系統還沒有制定出一個系列政策,來鼓勵、支持進一步引進新的核心技術,支持引進一些先進原材料和元器件技術,支持更多企業走出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國汽車連續四年産銷世界第一 2013-01-25
專家認為中國汽車産業轉型亟需擺脫"政策依賴症" 2012-11-26
中國汽車服務金扳手金手指獎揭曉 2012-11-22
“自由市場”理論拯救不了中國汽車 2012-10-18
“最大規模召回”背後 中國汽車召回制度在升級 2012-10-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