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西寧才知道中國的清真食品這麼美味,要能有機會把這些食品帶到我們國家,一定大受歡迎。”在第七屆中國青海(國際)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覽會上,巴勒斯坦商人法德勒 巴德讓如是説。
相比近年來中國穆斯林商人走出國門的強烈意願,穆斯林國家尤其是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國家開始關注中國清真産業的發展,並通過來中國參加各類經貿展會尋找合作夥伴,吸引中國企業前往當地投資,為中阿經貿合作帶來新機遇。
與巴德讓同行的還有來自約旦、摩洛哥、伊拉克等多個阿拉伯國家商會的負責人,此前他們已參加過在上海、廣州等地舉辦的多個商貿洽談會。他們來中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和更多中國企業洽談,交換相互的需求,把這些寶貴的信息帶回國內,方便國內的投資者來中國尋求合作夥伴。
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萬季飛介紹,2012年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雙邊貿易總額達2224億美元,同比增長13.5%。
“中阿經貿合作內涵也不斷豐富,合作領域從石化、輕工向機械製造、汽車組裝等領域拓展,在金融、旅游、航空等服務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積極進展。”萬季飛説。
自2004年中阿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阿雙邊貿易額已由367億美元不斷擴展,年均增速保持在30%左右。阿拉伯國家對中國的貿易需求也從單一的商品出口擴大到在中國設立工廠、直接生産銷售,以進行更長遠合作。
巴德讓説,其實我們也希望包括清真食品生産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直接到阿拉伯國家本土進行投資,這樣貼近消費者,既方便了當地人民購買新鮮的産品,也會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
沙特駐華使館商務參讚哈立德 哈樂瓦尼借此次展會向中國的清真餐館發出邀請。他説:“沙特是一個純消費國家,而中國則出口消費産品。沙特歡迎規模大、實力強的中國企業前來提供優質量的産品和服務,尤其是在電子産品、技術、汽車、太陽能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
哈立德 哈樂瓦尼認為,中國的清真産品尤其是西北地區的清真食品産業,因其鮮明的民族性和宗教性,在與阿拉伯國家的交流中具有天然的優勢和共通性。以此為媒介,雙方的合作空間可以變得更寬廣。
伊拉克工業協會理事薩阿德 拉比耶説,阿拉伯國家擁有豐富的能源、基礎設施製造業原材料以及石油製品原材料等,這些都需要借助中國的技術力量來開發和利用。
中國的商人們也開始轉變觀念,加強企業品牌和自身産品質量建設,把目光投向國際,借清真食品這一具有鮮明民族性和宗教性的産業,打通與阿拉伯國家的貿易往來。
“我們有在當地市場發展的經驗,由國內企業提供原材料和産品,互相合作,各取所需,相信前景不錯。”常年在約旦等國經營食品、調味品貿易的中國商人李順偉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