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土地增值稅“漏洞”推高了房價?
2013-05-07   作者: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字號

  日前,律師李勁松對29家上市的房企提出質疑,稱包括萬科、SOHO在內知名的公司大量拖欠應該上繳的土地增值稅金,總金額至少高達640億元。那麼29家上市房企是否拖欠了640億元的土地增值稅?國家稅收、土地增值收益如何進行嚴格的徵收管理?足額徵收土地增值稅金會對開發商資金鏈和房價起到怎樣的變化?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劉戈共同評論。
  29家上市房企被懷疑拖欠640億元土地增值稅,為什麼會有業內人士稱其拖欠原因很複雜?這筆稅款應交未交的時限界定是否存在漏洞?土地增值稅對樓市和房價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29家放企被疑拖欠,640億土地增值稅的新聞,時下足夠吸引眼球。一位名叫李勁松的律師,這幾天對包括萬科、SOHO在內的企業年報進行了研究,在2012年年報數據中,有一項為應交未交土地增值稅。按照李勁松的説法,記者在SOHO中國和雅居樂2012年年報中看到,應付土地增值稅64億元和83億元的數字。據他計算,這筆房地産公司從購房人手中收上來,應交給相關稅務機關的費用29家房企應交總數為640億元。其中,SOHO中國為64億元,萬科為58億元,雅居樂為83億元,富力地産為58億元,華遠地産5億元。李勁松認為,眾多房地産公司拖欠640億元土地增值稅的做法,對房價是有影響的。
  李勁松(律師):説實話,我是看不慣有些房地産開發商得到便宜還賣乖。明明是他們自己沒有依法履行他們的法律義務,因為這些土地增值稅不是從他們自己私人口袋裏拿的錢來繳稅,而是説房子賣出去的時候,他已經從購房的消費者手裏把錢收上來了。他們客觀的是把消費者已經給了他們的這筆稅金囤下來,要麼是清債,要麼是佔用。實際上就是説對房價是有直接的影響的。
  丁蕓(首都經貿大學財稅學院教授):一個是預交,你的項目開始預售的時候預交。原來是按照百分之一,現在是是按照百分之三。然後等到項目完全以後,才清交。等於説,就是項目結束以後匯算清交。要把土地增值稅清算,我只能説土地增值稅先預交,然後項目具備一定條件了,比如説銷售達到多少以後,再進行統增清算。
  房價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話題,這裡是深圳房博會的現場。儘管舉辦規模和現場觀眾都不如往年,但房價卻依然堅挺。
  購房者:那不能不買啊,房子肯定要住的。該出手時就出手吧。
  購房者:現在只有北京才真正的徵(收)了20%的(房産)稅,其實這個房價現在是壓不住的。

  劉戈:房企應嚴肅認真地回應質疑(《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不管它成立不成立,首先我看到一些房地産公司的品牌經理,比如説華遠的這位女士,她的這種態度我覺得就是不正確的,你不能質疑人家是不是有資格來質疑你,你應該説我到底有沒有問題,那麼把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告訴大家,這是大家所關心的,因為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現在有人提出來了,可能他提的過程當中,有某些詞彙用的不那麼準確,但是它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房地産開發公司應該嚴肅認真地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第一次提出來的,在2009年初的時候,2008年的年報裏,萬科第一個使用了這樣的一個記題,就是應交未交的這樣的一個項目,就提出來了36億,當時有一位叫郭偉的稅務師,我看到他在2009年的博客裏寫到,但是他當時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另外一個原因,他是説這樣是不是損害了2007年、2008年買萬科股票的這些股民的利益?同樣的問題,為什麼萬科會頭一個做這件事情,是因為在2007年,國家稅務總局就出了一個187號文。在這個文件裏面要求各地進行清算,所以萬科作為上市公司要把這個賬做得很規範,這一部分雖然我現在還沒有清算,但是我把這個錢提出來先放在這兒,如果稅務機關哪一天要來清算的時候,我把這筆錢給你。

  馬光遠:土地增值稅裏存在着極大的黑洞(《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我覺得無所謂炒作,這個事情事實上由來已久。而且多年以來,如果大家對中國土地稅,增值稅的政策比較了解的話,在土地增值稅問題上,你會發現每一次房地産調控到緊要時刻,國家的政策裏總要強調,我們一定要加強對土地增值稅的匯算之清繳工作。這説明這麼多年以來,事實上在土地增值稅問題上,不僅僅存在着李勁松所講的該交未交的稅。李勁松提出有600多個億,我想這點在會計上來講,可能比如説有些是預交的。但是按照這個政策,可能應該明年交,也不見得就是賴帳。但最起碼説明一個什麼問題?這麼多年,我們發現在整個土地增值稅裏存在着極大的黑洞。
  為什麼説是一個黑洞呢?因為我們在整個的土地增值稅裏,我們規定説只要開發商的利潤突破20%,我們就要對這個增值額進行徵稅。這個稅率按照你的增值的大小,我們分成30%到60%的稅率。但事實上,我們的預徵額只有多少?只有1%。1%的預徵額,意味着你最後真的進行匯算清繳的話,這個差距會相當大。所以前面有預徵,但是預徵完了已經,要保證這個稅收要真的進國庫的話,還要進行什麼呢?匯算清繳,最後要算一個總賬,但是事實上我們的很多地方只有1%,只有第一步,沒有第二步。

  顧雲昌:好多的項目都只是預徵預交了(中國房地産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土地增值稅問題,你房價賣的越高,那麼可能土地增值稅你交的越多,也就是稅率越高。但是清算有這麼個過程,就是説因為我們不可能項目馬上就清算。所以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以後,好多的項目都沒有清算,只是預徵預交了。那麼我相信上市公司都可能預徵了,但是最後由於稅務部門或者是跟企業配合問題,可能還沒來得及清算。但是一般的上市公司都有備案,就是説有一定的備份的。就是説實際上他把這些土地增值稅,可能要交的錢會扣足的。

  劉戈:大量屬於全民的資産實際上流失了(《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其實這個稅本來是應該讓開發商,刨去他所有的成本以後,土地增值的那一部分他交稅。但是現在,由於各地執行這樣一種更簡便的方式,就説預交,你預交1%,或者預交個2%。那麼後邊實際上沒有進行清算。所以我建議李律師可以到各地的稅務機關去查一查,到底這些房地産公司到底有沒有過清算?到底是不是把這一部分應該該交的稅交上來?因為在2006年的187號文件裏面,明確的規定有兩個條件達到了以後要進行清算,一個是銷售達到85%以上,另外一個是預售證拿到三年,這兩個條件只有符合一個條件,那麼就應該進行清算。尤其是在這些房地産漲價漲得非常厲害的城市,那麼大量的本來應該屬於全民的資産,實際上是流失了。

  馬光遠:土地增值稅對土地市場和房産市場有重要影響(《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為什麼説土地增值稅本身對土地市場、房産市場有很重要的影響?因為開發商的利潤越高,意味着你交的稅越多。所以我們説稅率是從30%到60%的,你賺得越多,你交的稅越多。而且這個交的稅是在你銷售以前就應該交的,那麼這意味着對消費者來講,轉嫁的可能性很小。那麼開發商在定價的時候,他考慮如果賺得多的話,交的稅就多,那麼這樣對房子來講,賣的時候,他就要確立一個合理的價格。
  第二,對於土地來講,你如果炒地皮,你如果得的錢越多,你交的稅也是越多的,那麼這樣無形中對整個房價就抑制多多。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按照1%來徵收的話,那麼意味着開發商無論取得什麼樣的利潤,他交的稅都是一樣的,那就沒有抑製作用。所以這麼多年以來,比如説過去五年,中國的房地産行業的利潤高達30%以上,那麼按照30%去弄的話。比如説2012年,全國的房地産銷售額是6萬多億,6萬多億按照30%的利潤去弄的話,這個土地增值稅是相當高的。但如果你今天按照1%繼續徵收的話,就沒有多少,所以土地增值稅是房地産裏邊最重大的一塊,但現在這個武功,我覺得基本上被廢了。

  劉戈:徵收土地增值稅會影響市場預期(《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現在實際的效果相當於在營業稅里加了一到兩個百分點,也就是説不同的稅制設置,實際上它想達到的功能是不一樣的。本來這樣的一個稅制設置,它想炒地皮,一直在地價上面的收益,那麼如果現在你變成了一個營業稅,再加上一個百分點,就起不到這樣的作用。本來現在如果有了土地增值稅,那麼最後你掙的錢不多,因為到最後,增值的這部分錢大部分用來交稅了,所以你可能沒有這樣的一個動力,而現在沒有,這個稅已經預交了,那麼之後可能在房子、地價上漲的時候,我不一定着急地去把我的房子賣掉,我可以捂盤,那麼這樣它就會影響市場的供應量,那麼最後也會影響市場的預期,最後對房價産生影響。
  2007年1月16號,稅務總局187號文件公布的時候,第二天股市所有房地産上市企業平均下跌了9%。也就是説市場對於這樣的一個稅制要是真的執行了以後,它的解讀是正確的,而且影響是非常大的。到最後大家一看,原來是虛晃一槍。因為地方政府相對而言,如下房價漲的比較快的地方,就是説當一些房地産企業有更多的利潤留在他這個地方的時候,那麼他可以讓這個行業有快速的繁榮發展,而對於那些缺這個稅源的地方來説,相對而言,他先預收上一部分錢,趕緊能夠讓他來花,所以對於不同地方的政府來説,心態是不一樣的。

  馬光遠:徵收土地增值稅 首先影響的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有些項目是這樣的,就是因為執法的時候,我們僅僅執了一步,執法執到一半以後,最後成一個半拉子工程以後,別人就知道你不會有第二步。也就是説警察在抓小偷的話,僅僅喊了一聲,再沒有跟上去,那麼對小偷來講,他就不會跑。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匯算清繳的時候,很多項目完了以後,要麼項目沒了,有些關門兒了,有些項目完了之後,人家人間蒸發了。你根本不會去匯算清繳,所以李勁松發現了。這個數字現在大家講,這是一個大窟窿。事實上這僅僅是一個小窟窿,大窟窿在什麼地方?大窟窿就在於你沒有去做第二步,造成的這麼大的稅收沒有上交,有多少錢?我們可以簡單算一下一個大體的數字。比如説去年是六萬四億的銷售額,那麼房地産行業的利潤差不多仍然在30%左右。按照我們現在這種要進行匯算清繳的話,按這30%到60%的稅率去計算,簡單講一句話,增值稅的總體稅額應該到4000億到5000億。但是實際上如果按照2%,就是現在我們把它滿打滿算,假設按照銷售額的2%去算的話,僅僅才是1000多億,流失的稅額在3000多億。這個數字我認為是了不得。
  因為對地方政府來講,他主要是把地賣出去,把地賣個高價。但是如果你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話,對整個房地産市場有很大的抑製作用,那麼首先影響是地方政府的一個利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那麼地方政府的選擇也是很聰明的,開發商的選擇也是很聰明的。那麼最後我們看到的,就是明明規定的很高的稅制,對於抑制土地市場、房地産市場非常有利的稅制最後化於無形。

  劉桓:應當增加房産的增值稅 而不應當用土地增值稅去徵收它(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1994年&&的土地增值稅並不是對房地産開發商去設置的一個稅種,它是土地增值稅種,所以我們建議應當增加一個房産的增值稅。而不應當用土地增值稅去徵收它。在這稅沒&&之前,我覺得對房地産開發企業,應當根據房地産不同開發時期,實事求是地去核定徵收水平。稅法暫時不能改的話,預徵率是可以改的,目前咱們國家規定,凡是豪宅、高檔房,就人為地認為房地産開發有20%的增值水平。按照這個水平每年預交,當開發商經濟情況很好的時候,可能不止20%利潤水平。如果開發商遇到經濟情況不好的時候,它恐怕達不到20%。我認為一方面企業應該盡可能完成政府預徵的稅收指標,有關部門也應該實事求是地去調整預徵水平,以適應目前經濟發展情況。

  劉戈:要清查這些上市公司到底有多少進行了清算(《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因為這個李律師做了功課,把上市公司現在應交未交的總數額搞清楚了,但是我建議他其實還可以到地方稅務局去查,就是這些上市公司他們有沒有有過清算?到底有多少進行了清算?我覺得這個數字對於他現在提出的這個問題很有幫助。

  馬光遠:房地産市場需要供求平衡(《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我看到,有的研究房地産的教授現在放出話來,説五年之內這個房地産稅不太可能會實施。我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一方面,可能需要市場的整個供求的平衡,有更多的房子進入市場裏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PMI下探 經濟下行? 2013-05-06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債市風暴揭開吸金黑幕 2013-04-26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誰在做空中國股市? 2013-04-25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20%二手房個稅 誰交了? 2013-04-23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房價上漲:買不起?租得起? 2013-04-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