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PMI下探 經濟下行?
2013-05-06   作者: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字號

  日前,作為4月首個重要宏觀經濟指標--4月份製造業指數PMI出爐,它雖然高於50%臨界點達到50.6%,但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表現低於普遍預期。面對PMI指數下降,有人認為無需過度悲觀,經濟弱復蘇的格局仍在持續,我們正處在經濟轉型爬坡過程中;也有人認為,這顯示中國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經濟恢復基礎還不穩固。對於PMI數據,我們到底該如何解讀?該緊張,還是該高興?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財經評論員姚景源、張鴻共同評論。
  四月製造業PMI表現低於預期,究竟該如何解讀這些數據?旺季不旺,宏觀政策會否陷入兩難?經濟下行壓力又能怎樣化解?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四月份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6%,連續七個月高於50%,比三月份回落了0.3個百分點。專家&&,近年以來,PMI表現來看經濟運行出現一些變化,正在由依靠規模擴張推動的速度性,像依靠結構轉型升級支撐的效益型轉變。
  在江蘇,一些過去大幹快上的工業園區今年悄然停建了,更多地方政府投資轉向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更多民間投資進入第三産業。
  宋衛星(南京市高淳區發改委局局長):原來還是一直追求,工業企業的增加,來拉動經濟的增長,(現在)我們這個思路發生了轉變。來發展生物農業,生態旅游業,現代服務業。
  四月份PMI增勢趨落,説明經濟增長的動力還是增強,經濟增長的不確定,和不穩定的因素,主要來自需求方面。近期,大媽追捧黃金PK國際大頭行的新聞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在北京的這家商場,購買投資金條的櫃&隊伍排了三圈,從交錢的櫃&一直延伸到了樓梯口,就連以前投資金條回扣的地方現在都臨時變成了金條提取處。
  劉東(顧客):頭兩天就來了,(每克)270多(元)的時候沒排上隊,所以今天趕緊大清早我就來了,再買點。
  張凡(顧客):我(原來)買的還是貴了,然後我想再看看吧,看看還想再買點。彌補一下損失。
  記者:今天買多少錢一克?
  顧客:不是(每克)378(元)嘛。
  記者:您覺得價格合適嗎?
  顧客:我覺得應該再降點(每克)360(元)。
  記者:我看您今天買了還是挺高興得。
  顧客:挺高興的,那是降價了。我頭幾天買(每克)398(元)呢。現在(每克)378(元)呢,(每克)降20塊錢,還不合適。
  買入,買入再買入。甚至有人等不及市場補貨,專門跑到香港買黃金。
  梁先生(內地消費者):我不喜歡黃金價跌,跌了現在沒有黃金買,今早過來到現在都買不到黃金。
  龐展球(香港某珠寶公司總經理):這兩天做的生意,差不多等於我們平時一個月的生意。
  與黃金的熱相比,一些大城市的樓市顯得有點冷,北京望京的這家公司雖然已經是上午十點鐘,卻只有一個業務員來上班。
  工作人員(某房産中介公司):第一,就是這個交易量,明顯地要下降了,不説是零吧,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很少,還有就是説諮詢的人群,也少了。
  楊斌(北京市住建委主任):我們要對價格進行管理和引導,就是説你報這價,你不能明顯高於前邊樓盤的成交價。如果你不接受指導,那我們可能就是不發你這預售許可證。

  姚景源:把産能過剩的壓力轉化為增長方式轉變和調結構的動力(《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PMI的調查方法就是向企業發放調查問卷,這個問卷的內容涵蓋了企業生産經營的全過程,比如從原材料的購入開始,到生産加工,再到銷售還包括庫存,還包括新的訂單等等。那麼從這個全過程的狀況呢,我們企業家又會對下一階段作出一個預判,形成一個PMI。那麼企業家對這個問卷的回答,表明企業家對企業生産經營現狀和未來的一個預判。所以為什麼講PMI是一個先行指標?因為它是企業家對生産經營的現狀和未來一個狀況的預判。從這個角度來説,PMI帶有一個先行指標的性質,我們看到四月份PMI的狀況,我們就可以推導出5月份會是一個什麼狀態。
  目前中國經濟總體上來看,我們沒有必要&&一些大的過激的干預的政策措施。那麼另外一方面,我們確實看到,我們現在經濟下行的壓力,這個走勢需要我們關注。為什麼我們現在的經濟出現這種狀況?我們的産能過剩,我們諸多的行業面對的都是産能過剩。比如鋼鐵,我們現在是九億多噸的生産能力,我們實際上只生産七億噸,過剩超過兩億噸了,我們的煤炭、水泥、電解鋁都是産能過剩。第二,我們過去長時間依賴投資拉動經濟,大量的投資一方面形成大量的需求,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但是投資總有完成的一天,一旦完成,大量的投資就要形成大量的生産能力,大量的生産能力形成之後,我們的消費沒上來,産能過剩也擺在我們面前,所以現在的經濟下行因為産能過剩,産能過剩的原因又是我們的增長方式問題。我們現在化解産能過剩,我們重在轉方式,就是要轉變我們的增長方式。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結構,我們都講了十多年,但效果不如人意,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看到轉變增長方式和調整結構不是短期能做到的。它是長期的,我們過去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我們要轉變發展方式難度很大,調整結構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你得付出代價,顯然它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説,我還是主張要把産能過剩的壓力,轉化為增長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動力。

  張鴻:轉變增長方式 管理者心裏要有底(《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50這個數字一般來説我們把它叫榮枯線,榮就是繁榮的榮,枯就是枯萎的枯,如果你正好達到50的話,説明經濟既不擴張又沒萎縮,正常,然後50以上,一般我們説這個經濟還是不錯的。但是它其實還有一個判斷的指標,它是一個趨勢,為什麼説普遍低於預期?是因為上個月這個數字比這個月好,雖然它在50以上,但你也不能那麼樂觀,要具體到這幾個數字。其實我最關注的是幾個數字是,佔比最高的是新訂單,新訂單是低了0.6,這就説明需求不足,新訂單減少了。還有一個是一季度,我們非常樂觀的進出口數據拉動經濟很有力,但是四月份出口訂單下降了2.5%,説明外需也有壓力,也不足。我最關注最後一項叫生産經營活動預期,這個下降了6.2,這説明什麼?説明接受調查的這些企業家們。他們對未來一段時間點的整個經濟&&樂觀的在減少,不樂觀的在增加。
  轉變增長方式,我們經常用的比喻是什麼?過去中國一直在一個快車道裏,拼命的跑,現在發現這條路,就是這個增長方式走不通了,你生産的東西賣不掉,那你就要換一個車道,換車道調整增長的結構,但是換車道你增速得降下來一點,你不可能還是那麼高的速度,你不降下來的話,你可能出事故。你要降下來的時候,你要換車道的時候,這個時候誰的預期最重要?普遍的低於市場預期,低於我們坐車的預期沒有關係,我不在乎,但是管理層應該知道這個事情,不能低於他的預期,不能他一看車速降下來,還沒換道,感到意外,所以我覺得司機對這個事情要有把握。如果説我們的降速是主動的,我們在降速的過程當中,正在變道那就是一個好事,這不是一個值得擔憂的事兒,但是如果速度降下來了,也沒有變道,這個司機也在緊張,説速度降下來了,不行了,再加點油吧!誰心理都沒底了,那就麻煩了。

  姚景源:完善社會保障 讓大家放心消費(《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我們過去那種主要依賴出口拉動經濟,現在來看它沒有可持續性,因為現在世界經濟不景氣,我們再不能像過去那樣依賴大量的出口去拉動經濟增長。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投資也不行,也沒有可持續性,大量的投資形成了大量的生産能力,我們現在又産能過剩,所以對中國經濟來講,我們要想解決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我們就得讓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拉動力。那麼讓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拉動力,第一要做到讓大家有錢,沒錢不可能消費。所以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們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標誌就是倍增的計劃,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要翻一番,這個翻一番是我們讓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最重要拉動力的一個最基本條件,得讓大家有錢。
  如果我們講一季度中國經濟還存在什麼問題的,那我覺得一季度,我們經濟增長7.7,但是城鎮人均收入增長是6.7,就是我們本來講要做到兩個同步,我們一季度沒做到,差了一個百分點,我覺得這是影響消費的一個因素。第二,大家有了錢,你還得讓大家敢花錢,我們現在社會保障不健全。房價高、看病貴以及上學等等一系列的,老百姓面對着一系列的怎麼辦。那麼怎麼辦呢?由於我們的保障不健全,所以就是有錢也不敢花錢,所以他就放棄眼下的消費,他把這筆錢存到銀行。所以我們就出來一個問題,我們一方面天天講擴大消費、消費又上不來。另一方面,我們銀行存款不斷增加,它是什麼?就這個存款有相當數量,不能叫做財富性存款,它實際上是一種保障性的存款。所以我們十二五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完善保障,就是讓大家敢於消費。
  還有一個大問題,我們還得讓大家放心消費。我們現在假冒偽劣、有毒、有害,讓消費者不放心。我們這次五一又有相當一部分人去境外消費,我們一個春節境外消費五千億,五一又是這麼一種狀況。所以大家都到境外去消費了,為什麼我們自己還是苦於消費不足?我們天天講消費。所以我們從這次五一來看,中國還是有消費潛力。我們要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拉動力,只要我們政策、措施得當的話,我們消費完全是有可能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拉動力,我們現在是有差距,經濟學講什麼叫差距?差距就是潛力,差距就是空間。所以我們現在應當着力把工作的中心放到結構調整上去,放到擴大消費去,放在讓消費能夠成為支撐經濟消費力量上來,這樣我們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就有實質性的進步。

  張鴻:要讓大家的錢有去處(《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其實我們想解決消費拉動經濟的問題,就是解決兩點,一個要讓大家有錢,一個是讓大家敢花錢,有錢已經部分解決了,起碼相當一部分人已經先富起來。你看買黃金就可以看出來,很多人説五一根本就不是小黃金周,它是一個大黃金周,是搶金周,整個出境到香港去買,香港也沒限購,要是限購又會出現問題,就跟限購奶粉一樣。房子現在仍然是一個投資,大家是願意買的,只不過現在房子被限購了,但是買的衝動還是有的。
  為什麼?就是基礎的一些保障沒有跟上,所以我不花這個錢。還有就是單純的角度來説,你要讓錢保持增值的話,存在銀行,這個利率又不夠物價增長的,也是沒有辦法是防禦性的,所以現在大家把黃金作為一個防禦性的主要的投資品種。因為你想想,你手上如果有十幾萬、幾十萬、上百萬你幹什麼?房子不讓買你幹什麼?可能中國老百姓能想出最好的品種就是黃金,沒別的了,然後正好黃金又降了一點,它才不管以後怎麼樣,和前期比是便宜這麼多,趕緊買,趕緊抄底。這就是中國大媽的一個邏輯。
  現在的問題是,你怎麼讓它出去,讓它往哪去?你看我們心理的預期,我們對未來應該有一個好的預期,這樣避險的心理就會減少,你讓大家不安的話,就更想到避險,那未來我們經濟的發展怎麼有好的預期?就是不光司機要知道這個預期,普通老百姓也要知道預期。房地産的調控未來到底我們是怎麼樣?準備怎麼弄?民間投資到底怎麼鼓勵?我們一直説鼓勵民間投資到各個領域來,現在怎麼鼓勵?現在這些政策到底落實的怎麼樣,到哪一步了?還有金融體制的改革,就是我們去年溫州的金改,到現在,我們不知道這個金改落實得怎麼樣,是不是可以有一些經驗教訓可以總結擴展了?這樣大家的錢有去處,你現在沒去處,所以不管是消費也罷,還是投資也罷,大家都盯着黃金了,都盯着房子了,這也是沒有辦法。

  魯政委:眼下的經濟困難是面對“三去”的問題(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眼下我們的經濟困難是面對“三去”的問題,第一去是去庫存,儘管有些月份看到,庫存出現了明顯減少,但是又因為第二個原因,去産能,就是因為産能比較大,任何有一點點新增加的訂單,或者需求,馬上就會被過剩的産能所哄搶,導致又會出現新的庫存,所以去庫存的背後是過剩的産能,我們未來也面對着一個企業來説需要去杠桿的問題。面對這樣“三去”的形勢,就意味着經濟形勢難免會出現反復的情況,考慮到目前財政的壓力和目前比較高的貨幣存量。所以我們建議,目前對內的宏觀政策繼續保持穩健,不用額外在財政政策特別加力,讓企業平穩的去杠桿,從外需角度來説,目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經偏高,其實應該考慮增強匯率的靈活性,讓匯率來反映實體經濟的基本面,來修整偏高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

  姚景源:宏觀調控要兼顧穩增長和調結構(《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要把穩增長和調結構堅固的結合起來,比如我們為什麼講要穩增長?如果我們經濟持續的下行,就是説它再往下掉,你會看到我們的財政收入會遇到問題。比如説我們今年一季度,中央財政收入同比是負的0.2%,那麼企業利潤也會遇到問題,我們城鄉居民收入也會遇到問題。如果經濟增長速度再往下掉的話,恐怕我們就業會出問題,一旦就業處了問題,那麼我們社會會不穩定,所以穩增長還是我們宏觀經濟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我們另外一方遇到的是産能過剩,所以我們還是要調結構,我們還是要淘汰落後的産能,這其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宏觀調控是一門藝術,還要兼顧到這兩個方面。我們回過頭來,好好的學習一下,就是五一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在研究中國經濟的時候,曾經提出三個非常重要的觀點……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債市風暴揭開吸金黑幕 2013-04-26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誰在做空中國股市? 2013-04-25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20%二手房個稅 誰交了? 2013-04-23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房價上漲:買不起?租得起? 2013-04-22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營改增 誰受益? 2013-04-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